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
為做好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促進其盡快實現就業,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開展迎國慶就業援助進家入戶專項活動的通知》(人社部明電[2009]18号)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有針對性地做好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全面落實各項相關政策,确保困難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
二、援助範圍
具有本市戶籍符合下列條件的2008屆、2009屆高校畢業生可認定為就業援助對象,享受相應扶持政策。
(一)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戶籍家庭中,法定勞動年齡内,具備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的成員均未實現就業,或從事靈活就業月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标準,且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标準兩倍的成員。
(二)單親家庭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戶籍家庭中父母離異或喪偶的。
(三)低保家庭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戶籍家庭享受城鎮低保待遇的。
(四)失去雙親的高校畢業生。
(五)需贍養患有重大疾病直系親屬的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戶籍家庭中,有患尿毒症、癌症、糖尿病并發症、肺心病、紅斑狼瘡、偏癱、精神病、血友病、人體器髒移植後抗排異治療等重大疾病直系親屬的人員。
三、認定憑證
困難高校畢業生申請認定需提供《就失業證》、《學曆證書》、《身份證》,同時還需分别提供下列材料。
(一)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戶口簿》或社區工作站和街道勞動保障中心開具的家庭成員就失業狀态及家庭收入情況證明。
(二)單親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戶口簿》。
(三)低保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低保證明》。
(四)失去雙親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戶口簿》、社區工作站證明。
(五)需贍養患有重大疾病直系親屬的高校畢業生:出具《戶口簿》、二級甲等及以上級别醫院開具的證明。
四、認定程序
(一)本人申請。申請人到居住地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進行登記,填寫《天津市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審核認定表》,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二)社區初審。社區工作站對個人填報登記情況和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初審,符合條件的,在《天津市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審核認定表》上簽署意見後報送街鎮勞動保障中心。
(三)街鎮複核。街鎮勞動保障中心對社區報送的材料進行複核,符合條件的,在《天津市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審核認定表》上簽署意見後報區縣勞動保障局審定。
(四)區縣審定。區縣勞動保障局确認後,在《天津市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審核認定表》上簽署審定意見,并将審定材料轉至街鎮勞動保障中心,街鎮勞動保障中心将相關信息錄入微機,指定專人實施就業援助。同時,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
五、就業援助措施
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建立盯人幫扶和包保責任制度。為每個困難高校畢業生指定專人,開展一對一的盯人幫扶,落實包保責任制。一是勞動保障協管員向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承諾書》,主要包括提供就業服務的方式、内容及期限等;二是勞動保障協管員與就業困難畢業生簽訂《就業幫扶協議書》,主要包括雙方責任、義務,幫扶内容、方式、期限,被幫扶對象享有的相關權力,協議終止條件等。
六、政策扶持
(一)免費就業服務。各級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為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檔案保管等服務。
(二)免費技能培訓。根據困難高校畢業生所學專業和求職意向,由區縣勞動保障部門提供1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
(三)公益崗安置。凡在公益崗安置的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協議的,按規定給予崗位補貼和養老、失業、醫療(6.3%)三項社會保險補貼。
困難高校畢業生經選聘從事監察、勞動關系調處、城居醫保、治安、婦女等基層公益崗鍛煉的,按照最低工資标準給予崗位補貼,同時,給予社會保險全額補貼。
(四)組織就業見習。對參加見習的困難高校畢業生,按照每人每月492元的标準,據實給予補貼,見習基地還應給予一定的生活費。
(五)鼓勵企業招用。企業招用困難高校畢業生,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準給予崗位補貼,期限一年。屬于非服務型企業的給予一年的養老、失業、醫療(6.3%)社會保險補貼;屬于服務型企業的給予三年的養老、失業、醫療(6.3%)社會保險補貼。
(六)靈活就業社保補貼。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從事靈活就業的,按75%的額度,給予養老、醫療、失業等三項保險補貼。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勞動保障局要把援助困難高校畢業生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加強組織領導,要設立專門機構安排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開展。
(二)落實目标責任。街鎮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信息員要增強責任感,落實工作目标,做好轄區内困難畢業生的入戶調查和審核認定工作,切實搞好一對一盯人援助,使每一名困難高校畢業生都能得到就業援助,确保實現就業。
(三)強化就業服務。區縣、街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應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跟蹤服務,逐人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家庭情況和就失業狀态,結合各區縣特點,發揮各自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援助。确保走訪到戶、盯人到位、崗位到人,補貼到手,就業服務到家。
(四)做好統計工作。各區縣勞動保障局要加強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動态管理,建立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管理電子統計台賬,相關信息按月彙總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