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璋,法學院法學2014屆畢業生,中共黨員。就讀期間曾任法學(原海商法)1401班班長、學院學生會副主席,曾獲優秀共青團團員、優秀學生幹部、迎新先進個人、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号,學業優秀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表彰,現任職于海南大興天泰(三亞)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付雲,法學院法學2014屆畢業生,中共黨員。就讀期間曾任法學(原海商法)1401班團支書,曾獲優秀共青團團員、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号,學業優秀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現任海南中東集團有限公司法務主管。
相遇,緣于同班級班委工作
兩條線彼此交集的最開始是因為班級幹部工作,卻也正是班級事務結緣了一段甜美的愛情。
鄧元璋在班級裡任職班長,而付雲擔任團支書,這樣一來,二人在班内工作中便有了更多的往來,而在這種往來的關系中二人也逐漸發現了彼此的閃光點。“對她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很積極、活潑、向上、陽光、熱心、可愛的人,因為大一開學報道期間還沒有競選出班委,她就已經非常積極地幫助思想導師們分擔班級的日常事務,表現也十分‘亮眼’”。這是鄧元璋眼裡的付雲。而付雲則對鄧元璋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深刻,而是因為之後在一同處理班内日常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二人的想法和三觀都很一緻,便開始了對鄧元璋的關注。之後兩人在彼此深入了解的過程裡,也逐漸确定了關系,正式開始了屬于他們的校園愛情篇章。
相識,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
優秀的人往往是相互吸引的,兩個人像是兩束光,越靠近,彼此之間越發投契,兩人之間的相處也越發自在,因為他們有了精神上的共鳴。
就這樣,在2014年12月6日,兩人開啟了一起相伴的日子。而在這幾近平淡的學習生活中,做事細緻的鄧元璋和做事勤快的付雲形成某種心照不宣的“互補”。大一的時候,班級事務繁多,鄧元璋就輔助付雲解決難題,“工作起來非常細心,打字很快,文字也很好,書寫很漂亮”,付雲評價鄧元璋“他工作能力很強,我做不了的事情,他都能統統幫我解決掉”。這算是兩人獨有的浪漫,生活中她照顧他,工作上他幫助她。心動是在發現彼此美好的每個瞬間,是愛的體現,但情字青作邊,更需要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這時支撐甜蜜愛戀的就更需要相互的包容和理解,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時光,鄧元璋和付雲是一對很好的搭檔,也因此擁有一段最值得回味的青春記憶。
兩人在大學期間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對未來的設想,他們共同攜手努力着。鄧元璋在學院從學生會幹事到學生會副主席一職,一路向前,對于如何平衡好課餘活動和學習時間,兩人始終認為,保持積極的心态最重要,因為大學的時間很充裕,要以從容的心态和積極的态度應對所有事情,才不會太疲憊。學習之餘,他們也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在學生工作中積累經驗,在興趣社團裡展現風采,在志願活動中服務社會。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就是和你一起,做最好的“我們”。
相戀,以情侶身份一起向未來
經過了四年的汗淚揮灑,兩人臨近畢業在面臨就業問題時,雙雙都選擇繼續攜手留在三亞發展。二人因為對方的家鄉不在同一個地方,畢業季又面臨異地戀愛、或者雙方選擇犧牲一人去對方家鄉發展,對兩人來說都是艱難的選擇,又出于所學專業考慮,彼時三亞從事法律行業的人才較少,導緻人才較為稀缺,市場前景較好,同時國家發展及海南自貿港的政策也決定了三亞以後的發展機遇很大,因此他們想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機遇,留在他們熟悉并且熱愛的城市,一緻敲定從事法律行業 。“在這個城市相識、相知、相愛、相守、還要一起到白頭”是他們共同的意願。
在決定好留在三亞工作後,兩人在畢業期間找尋各種機會去進行實習鍛煉,磕磕絆絆,收獲頗多。鄧元璋在剛畢業時在司法局做志願者,之後又選擇了在住建局做實習法律顧問。他表示,豐富的實習經曆讓他體驗到在不同單位的工作類型、積累了很多工作經驗、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最重要是讓他明白了自己最喜愛、最熱愛的工作是律師。而付雲在三亞市吉陽區司法局實習期間,讓她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且想堅定不移的在律師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在談到他們自身實習經曆時,兩人認為,學曆是用人單位無可厚非的首要條件,其次是個人的能力。而個人的形象、口頭表達能力、專業能力、社交能力都很重要,簡而言之便是技多不壓身,多個技能就多條出路。“鄧律”“付律”,他們在行進路上,一起拼搏,共同進步,把愛與理想镌刻進未來生活,他們共度難關,攜手并進,把彼此變成青春裡最美的模樣。
成家,事業繁忙裡的柴米油鹽與相濡以沫
在經過各類行業之間的學習與鍛煉下,兩人如今也是事業愛情雙豐收,也有了美滿幸福的家庭。每日疲勞的工作之後,晚上固定時間給女兒打視頻電話,驅散一天的勞累,閑暇時間他們都會選擇和女兒一起去各大小景點旅遊,一起度過愉快的生活;事業上,鄧元璋做好本職工作外,常利用專業所長深入基層開展法律援助,做一些法律宣傳,為當地居民解決各項糾紛,真心服務社會,而付雲也在不斷地給予鄧元璋支持與鼓勵。工作中付雲不懂的法律問題鄧元璋都會幫她解答,不會寫的法律文書幫她起草、修改等等。看似平淡的生活,卻在他們互相陪伴、互相支持中生出另一番“甜味”。付雲說,真心感謝鄧元璋一路走來的陪伴與偏愛。
如今已經是他們在三亞工作的第四個年頭,說到未來,鄧元璋希望一直從事律師行業,以最初的心,走更遠的路,并且目前開始籌備新的法律事務所。而付雲希望她能夠在她現在的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如果有能力和機會,她想和大學508舍友們在海南開一所屬于她們的律所,讓友誼和熱愛的事業在這座溫暖的城市紮根。他們各有各的夢想,各自都能更好地展翅高飛,但心卻不會遠離,現在雙方都在為自己的“小家”默默付出,想給予女兒更加幸福的天地。
回憶過往,付雲覺得大學讀書的時間,是目前為止最幸福的時間,希望學弟學妹們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和明确的自我定位,從而珍惜大學光陰,不留遺憾,盡情享受青春。鄧元璋則表示回憶起校園的四年時光,還是很充實的,也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特别且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
贈言:把握時間,把握生活
鄧元璋與付雲對同學們贈言與建議:“真誠希望學弟學妹們在畢業以後的多年日子裡,偶爾回憶起大學生活時,也應是抱有懷念之情、感恩之心。”大學是從“依賴”到“獨立”的一個緩沖階段,四年光陰雖轉瞬即逝,但對于未來人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正因轉瞬即逝,才更應當好好把握珍惜。因此他們建議同學們可以多加參與學校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考取自身感興趣、有價值或與自身專業匹配的資格證書,适當時時也可以參加一些實習工作等。在以學業為主的同時盡量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盡可能讓自己完成或拟完成從學生到社會人士的角色轉換,讓畢業後将要獨立的自己不那麼無所适從或迷茫不前。
鄧元璋和付雲用行動告訴我們,對于他們而言,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是他們愛情起緣、夢想啟航的地方。這裡有他們奮鬥的足迹,也有他們奮鬥的青春,四年的時光,不長也不短,完美地恰到好處,正處于大美青春的學子們,也應該去努力,去奮鬥,像他們一樣,以夢為馬,努力前行,不負韶華,也不負自己。
(文字:黎小渫 才佩卓瑪 編輯:李敏航 圖片:付雲 審稿: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