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19時,悅讀書社第七期讀書會在一中203教室如期召開,并采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進行會議。本次讀書會呈接着第六期讀書會的内容,繼續圍繞著馬爾庫塞的著作《單向度的人》展開。由悅讀書社社長劉奧宇擔任領讀人,做讀書分享,學術部成員王泓鋼擔任與談人給予回應。
随後與談人王泓鋼回應,他認為,一個社會應當要有批判性或否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在當代社會,由于福利國家快速發展,技術的快速疊代等等。這種否定性因素逐漸消解。而當前社會技術發達,由于工人和機器逐漸融為一體,更多地去維護其運轉,無法進行價值的計算。于是工人喪失職業自主權,勞資利益關系趨于一緻,勞動階級的否定性因素也逐漸消解。仍然存在否定性因素的是學生,流浪漢。而對于我們的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他以笛卡爾和黑格爾的理論,給出了他自己的理解。
書會開始,劉奧宇同學回顧了本書第一部分:單向度的社會。
(關于單向度社會的讨論)
首先,政治理性和技術理性的結合,生産力的進步,導緻了社會控制加強,空前的極權主義統治。其次,由于機械化的發展,社會狀況的變化,勞動階級與發達工業社會趨于同化。藝術被納入現存秩序中,不再是對現實具有否定性因素的高層文化。最後,由于有語言越來越僵化為管理工具,這表現為功能化,儀式化,封閉化,形象化的等等特征。
(社員發表觀點)
對于單向度的思想,馬爾庫塞認為表現在語言分析哲學之中。語言分析哲學崇尚科學方法,邏輯分析,偏執于排斥主體性的因素,排斥反思性的思辨。而這種特征使得它喪失了雙向度性質,被降格為單向度思想,成為了發達工業社會的極權統治工具。同時,他認為,語言分析者的哲學特性,充分表現在如今不斷“科學化”的經濟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中。随後與談人王泓鋼回應,他認為,一個社會應當要有批判性或否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在當代社會,由于福利國家快速發展,技術的快速疊代等等。這種否定性因素逐漸消解。而當前社會技術發達,由于工人和機器逐漸融為一體,更多地去維護其運轉,無法進行價值的計算。于是工人喪失職業自主權,勞資利益關系趨于一緻,勞動階級的否定性因素也逐漸消解。仍然存在否定性因素的是學生,流浪漢。而對于我們的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他以笛卡爾和黑格爾的理論,給出了他自己的理解。
(社員展開話題讨論)
會議最後,社長劉奧宇總結道:馬爾庫塞深刻地揭示了發達工業社會對人性,對社會的壓抑,并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批判。在書的最後,馬爾庫塞引用本傑明的話作為本書的結束語:“隻是因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賜予了我們。” (文字:劉奧宇 圖片:劉奧宇 候曉甯 編輯:張樂溪 審稿:蔣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