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表示,學姐們的分享幹貨比較多,需要時間慢慢消化。最後來看看咱們社工2201班大家庭吧!
那麼社會工作概論的内容包含什麼呢?已經體驗了一學期的萌新們一定發現,本課程與高中“老師講、學生聽”的形式似乎十分不同,授課内容也不僅僅隻涉及教材的内容,還十分考驗同學們的學習自主性。接下來揭曉黃慧老師及其助教吳家麗老師,是如何把書本上的内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傳遞給學生。
内容包括社會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會工作實務等。本課程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社會工作的基本目标、學科特點和意義;了解西方和中國社會學發展的基本過程;社會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論;理解并掌握社會工作的基本範疇、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于解決社會問題。通過對社會工作助人特點的了解,以及對西方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把握,培養學生的社會人文關懷素質和專業價值觀。
首先,利用微助教平台,在每一章節知識點講授完畢督促學生進行複習,在下一章新内容講授前進行章節測試,根據測試的正确率着重講解題目、複習相關知識點,測試題主要有單選、多選和判斷三種題型。
其次,課堂作業以章節知識點彙總為主,在章節知識講授完畢後,将題目發布到微助教平台,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内複習、作答并提交,教師認真查看批改作業并及時向學生反饋。
最後,課堂小組展示是讓學生自行組隊,到網上查找近一周本專業的最新消息,以新聞播放的形式在課前進行展示,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搜索和閱讀本專業前沿消息,加深對本專業的理解。教師還會針對每一組的展示進行點評,讓學生得到即時的反饋。
三種課堂考核形式均兼顧了線上、線下上課的同學,以學生的需求為本,結合數字化手段,可以客觀地了解每個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适時地調整教學設計。而通過學生的課堂反饋來看,大部分同學都能夠較好地跟随教師授課節奏,滿分5分,總體平均分達到4.86,整體上本課程的授課成效符合課程目标。
以上便是社會工作概論教學大揭秘,為萌新們提供了不同的上課體驗,對社工的認識更深一步。
(文字:吳家麗 圖片:黃慧 吳家麗 審稿:蔣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