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領導:領導不管你不代表你不能管領導
很多職場人和領導相處都有一個思想誤區,總覺我不管領導,最好領導也别來管我。話是這麼說沒錯,畢竟找領導的人多事多,像大公司的員工很可能工作三五個月都看不到大領導,但是領導不找你,你還不能制造機會主動去接觸領導嗎?不要忘了,在職場決定你職位晉升、升遷加薪、前途發展的都是你的領導。所謂的向上管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超預期管理”。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出色地完成領導交給你的工作,那麼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現在多跨出一步,在你們的相處中多注意一些細節,很容易就可以建立起你和上司之間的良好關系——一個互惠互利、共同成長的關系。
如何做到真正的超預期,讓領導真的看到你存在的價值,不妨參考以下4點:
1.主動彙報,切勿埋頭苦幹
有的人看到領導就緊張,不願主動彙報。其實,工作彙報隻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完全不需要有心理負擔,挑一個相對正式的場合彙報即可。相反,如果等到上級親自問你工作進展,那可能間接釋放了一個更嚴重的信号:他已經在向你要結果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主動給對方想要的結果?
2.先說結果,精簡過程
沒有哪個領導願意聽你述衷腸說苦勞,把成績擺出來更有說服力。就像你和領導相處的時候,如果你不能短時間抓住上級的注意力,對話很可能就會被打斷。建議你先說結果,比如“這個月的銷售額,比預期目标超額完成20%”。如果他對如何超額完成的内容感興趣,再細說具體的營銷策略也不遲。
3.思考上司興趣點,讓彙報超出預期
做一份工作并不難,但要想完成得更出色,你還應該站在上級的立場上,思考他關心的信息。比如,你在彙報市場用戶調查的時候提到:“本月銷售額為20萬,用戶男女比為2:1,年齡以20-30歲為主”,這當然是合格的彙報,但如果能在彙報中加入改進方案,就能超出上級的預期。比如,“在這20萬銷量中,有80%訂單來源于線上,後期建議可以加大線上營銷的動作和預算”,這樣一來其實能更好的考慮到領導的問題和立場,畢竟最後為你的想法買單的,還是領導。不要害怕“向上管理”會得罪領導,真正得罪領導的其實是辜負别人對你的期望和信任。
2關于危機:職場危機那麼多,到底我該怎麼躲?
職場危機無處不在,它可能是你上級對你的不滿、可能是你的一次業績不達标、可能是你被公司突然解聘。很多人經常選擇跳槽來解決職場危機,但是實際上,這種方法不管用。因為很多時候,你在上一家公司沒處理好的問題,還是會出現在下一家。職場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内部也可能是外部,可能是顯性也可能是隐性,可能有的看起來很小也可能一開始就很大。不管危機的表現如何,随着你在職場時間的推移和流逝,總歸可以提煉為3點,他們分别是:
1.未來職場的可能性變少
2.過去的選擇無法改變
3.當前的工作内容無法改變
因此,就算你換了工作,也沒辦法解決這3個問題。
當然,職場危機一般都具有兩面性,有危險便有機遇,面對職場危機的到來除了自怨自艾,怎麼去破解和轉移也是職場人需要思考的一個方向。在這裡,面對危機不妨從以下2個方面去思考如何破除危機。
1. 與選擇帶來的機會損失和解
所謂“機會損失”,指的是你選擇做了一件事而沒做另一件事而造成的損失。随着職場人的慢慢成長,更容易回顧過去的選擇,因為錯過的事情而後悔。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種機會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每做一次選擇,都損失了其他的可能性。感到後悔很正常,這說明你能從多個維度看到自己的價值,沒有給人生設定唯一的選項。再說了,職場也沒有完美的選擇。
2. 多做有存在性價值的事情
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存在性價值和改善性價值。很多人覺得工作重複沒價值感,是因為很多時候做的事情隻有改善性價值,比如,不斷處理各種工作上的問題,雖然這種工作也很重要,但給人帶來的成就感很小,容易讓人失去動力。不妨試試做有存在性價值的事情,也就是能讓你感受到生命意義和自我成長的事情。
比如,在工作中發起一個小項目,或者在平時發展一些新的業餘愛好。
這些事情的重要性可能不如你的本職工作,但它們都屬于有存在性價值的事情,能很好地平衡重複性工作帶來的空虛感,而且有可能會讓你解鎖職場新技能。
3關于跳槽:别拿跳槽去解決一切問題
幾年前,曾經看過前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離職郵件,他在信中寫道:“2013年新東方已經走出了渾水攻擊的陰影,戰略定位更加清晰,運營效益穩步提升,新東方也20周歲了。盡管面臨這樣那樣的挑戰,但新東方确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處于更好的狀态,我想現在應該是最好的離開時機了。”很多人總覺得,自己幹的不開心跳槽就完了,實際上你會發現去到下一家企業的時候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而跳槽是解決不了職場的所有問題,相反,最正确的做法應該是在自己最好的狀态離開。
一家企業發展的最好的時候,恰恰是你開始看新機會的時候。這時候跳槽你的市場價值是最高的,市場會因為你公司市值和現狀,連帶着給你加價;反過來,等到公司發展不好了你再跳槽,你談工資的籌碼都小了很多,最後非常被動。
職場的跳槽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上述的主動跳槽,在自身價值最優時對外選擇機會;另一種是被動跳槽,也就是你已經被離職或主動離職的情況下。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自己業績優異,公司發展也不錯,還需要跳槽嗎?是的,仍然需要。
一般有這麼兩種情況:
第1種,你能夠明顯地看到自己成長快,業績出衆,但公司内機會總輪不到你。 輪不到你,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老闆任人唯親非嫡系而不用,或者公司按部就班層級固化,論資排輩新人難得有機會等等。如果你非常渴望迅速成長,那麼你應該把視野打開,尋找外部機會。
第2種,盡管公司目前是行業領跑者,或者發展得不錯,而且可以給到你升職加薪的機會。但長期來看,新行業、新機會,将對你目前的公司,甚至所在的行業,産生毀滅性打擊。或者當前你已經發現公司的潛在問題和巨大風險,而你又沒什麼實質性領導權力和指揮空間,如果不想成為案闆上最後被人随意宰割的魚肉,那麼也可以主動看看外界。在最好的時候離開,而不是在最壞的時候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