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從來不曾褪色,從崖縣熱血青年宣言誓保西沙,到在黨領導下開展農民運動;從在仲田嶺插上紅旗,到創建梅山抗日根據地;從配合瓊崖縱隊打擊敵人,到支援解放軍将紅旗插上天涯海角。近日,我院肖芒老師帶領社會工作專業3名研究生來到我國最南端的革命根據地——仲田嶺開展田野調查。
青山有幸埋忠骨,位于三亞市海棠區的仲田嶺烈士紀念碑遠看似一把火炬,寓意“星火燎原”,熊熊燃燒在仲田嶺群山之間。在仲田嶺烈士紀念碑前,肖芒老師向3名研究生講述了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并和研究生黨員一起在紀念碑前重溫了入黨誓詞。之後,肖芒老師一行拜訪了革命烈士的後人,了解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并前往文尖嶺公墓,對革命烈士進行祭拜。
在龍江村,肖芒老師一行有幸采訪到三亞市海棠區仲田嶺老紅軍後代宣講團副團長占達龍。占團長講述了發生在這裡的革命故事——“仲田嶺革命根據地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最南端的蘇區。1928年夏,中共崖縣縣委委員張開泰從‘保亭營事件’中突圍後,帶着槍傷,艱苦跋涉十多天到了陵水,又幾經周轉潛回仲田嶺,同嶺上堅持鬥争的同志們會合。”占團長對于這段曆史早熟爛于心,可每一次講到這裡,他依舊忍不住感慨:“革命火種得以保存,而後還在仲田嶺上熊熊燃起,這裡留下了太多英雄故事”。聽到這些故事,在座的同學無一不紅了眼眶。




通過本次田野調查,3名研究生同學不僅收獲到了田野調查和口述史的應用技巧,更受到了一次“紅色教育”的洗禮。研究生黨員黃粲表示:“革命烈士們用鮮血鑄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當代大學生要不忘初心、牢記曆史,發奮讀書,不辜負老一輩革命烈士為我們創造的良好環境,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
(文字:黃粲 審核: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