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以來,海南省各高校關工委認真落實教育部關工委的部署,深入開展以教育強國,奮鬥有我為主題的讀懂中國活動。全省有18所普通高校(含民辦高校)參加活動,占比86%。主創團隊學生775人,采訪五老180人,共收集征文996篇、微視頻80個、舞台劇1個。各校通過學生工作微信群、校園網等新媒體宣傳、展示活動優秀作品,受益學生約15萬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報送的3篇征文作品和1個微視頻作品均獲省級獎項。其中,征文《一支粉筆,一生回憶》和微視頻《遍地蕙蘭思化雨,滿園桃李謝春風》參加評比,分别榮獲征文一等獎和微視頻一等獎,作品《老木不枯,新蕊不絕》、《素衣行善不求名,醫德播撒天下清》獲得征文二等獎,學校關工委榮獲先進單位稱号。
優秀作品節選
《一支粉筆,一生回憶——記韓井超教授》
“我們班級在三樓,從三樓打洞一直打到地下。半夜去,熱情很高,當時沒有怕戰争,也沒有怕死的觀點”,他說。韓井超和黨是一段深刻且牽絆一生的關系,比親朋更緊密,比愛侶更忠誠,比命運更深刻。
黑龍江這片黑色沃土上插滿紅旗,到處是新中國成立後熱烈湧動的生機,少年時期的韓老師的記憶留有戰火的硝煙,有林場勞作的苦悶,但更充滿着和國家一同進步的喜悅。中學時,珍寶島戰役号角聲響起,整個福利屯的縣城處于戰争的前沿,火車、公共汽車、公路,大型疏通樞紐全部停運,韓井超和同班學生一起去火車上搬運炮彈,幫助解放軍前線兵員,騎兵、步兵,一對對地引導他們到出城口,六七年級時從福利屯轉學到雙鴨山市一中,當時挖地道、築土炕,防蘇修(“蘇聯修正主義”,即社會帝國主義)侵略......
《老木不枯,新蕊不絕》
學院紫檀花開,立軒窗,目光所及,滿地花黃。憶明人曹昭曾記述紫檀:“性堅好,新者色紅,舊者色紫。”今天要去韓井超教授的辦公室,聽聽他的故事:聽他生長的黑土地,聽他可愛的少年事,聽他生活的小瑣碎,聽他教學的師生情。
進入他的辦公室,本在伏案書寫的教授起身微笑歡迎了我們。忽想起初見教授,他頭發灰白,瘦削挺拔,眼窩深邃,目光炯炯。簡樸的穿戴,随身攜帶着兩本書和一本厚厚的筆記本,走進教室時,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挂在脖頸上那副明淨的眼鏡。
收拾桌面,泡置新茶,他與我們面對倚窗而坐,随着我們談話的展開,他娓娓道來他的故事......
《素衣行善不求名,醫德播撒天下清》
肖芒老師的一生,是對黨的忠誠與對人民的深情的完美诠釋。她的入黨之路,充滿了挑戰與堅持,但她從未退縮,始終堅守初心。在醫療工作中,她面對困境和危險,卻以無畏和仁愛之心,拯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她讓我明白,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應該堅定自己所行的道路,貫徹自己所信奉理念,不應因他人的反對與阻撓而放棄,不應因自我的不足而抑郁,往前看二十年應是少年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往後看二十年應是穩坐蓮台看遍風雲起落,固所願而,望諸君共勉。
優秀微視頻作品
獲獎感想
征文小組:
孤雁難飛,孤掌難鳴。在準備參加征文比賽時,我們三人小組進行開寫作讨論會、互相評析、指導老師意見并反複修改才得以創作,并受到學院教授們的大力支持,這些作品才得以更真實、更貼切地展現在評委、學院老師和同學們的眼前,希望這些深深感動了我們的五老故事和精神,同樣能夠讓大家感動!
微視頻小組金詩錦:
在參與“五老訪談”微視頻制作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太多。拍攝過程中,與肖芒老師的深入交流,像是開啟一場穿越時光的旅程,她的故事裡,有往昔歲月的艱辛奮鬥,有對理想信念的堅守不渝,那些生動的細節、真摯的情感,如同一把把鑰匙,打開了我們了解曆史、傳承精神的大門。
感謝學院高文書記、蔣正喜書記在整個制作流程中的指導與幫助,感謝我們整個制作團隊,此次作品制作中我的好搭檔易靜冰潔、攝影師蔣永福、剪輯師陳曉萱,以及拍攝過程中團隊成員(嶽曉林、李少達、鐘韻)的陪伴,還有平日裡一起拍攝剪輯的尋迹海南工作室成員夥伴們(董雙泉、李佳璇、白韻湘、呂思毅、崔鵬起),是我們齊心協力,從策劃到拍攝,從剪輯到後期制作,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打磨,才讓作品得以呈現。同時也要感謝主辦方搭建了這樣一個意義非凡的平台,讓這些珍貴的故事有機會被更多人知曉。
這個獎項于我而言,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它激勵着我繼續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故事,将“五老”的精神傳遞得更遠、更廣,讓更多的年輕人在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作為首次參賽,學院全部作品均獲得獎項,展現了較高的參賽質量和利用網絡新媒體創作的水平。學院将以此為契機,繼續以“讀懂中國”活動為載體,講好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故事,深入挖掘“五老”獨特優勢,弘揚紮根精神,教育引領青年學生勇做新時代好青年,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文字:王菁苑、李彬豪、吳永豪、金詩錦 圖片:金詩錦 審核: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