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始建于2005年,是一所綜合類普通高等學校。2021年11月,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社會工作、旅遊管理、電子信息獲批成為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2023年學校首年開展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同年9月,首批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入校學習。
學校位于海南省三亞市,毗鄰落筆洞文化遺址,校園占地面積3000畝,下設25個學院,開設65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1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工學、理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在校本科生25000餘人,在校研究生48人。
學校科研競争力在全國民辦大學中位列最高等級(A+),已建立翟明國、陳國良、容淳銘等3個院士工作站(院士創新平台),建有民辦高校首個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原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任名譽主任。現有國家治理研究院、海南旅遊消費研究院、海南省鄉村民宿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院所。同時,學校深耕辦學數字化發展,投入億元建立海南首個百萬級超算中心,運算性能位列全國高校前五。
學院介紹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前身系社會發展學院,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05年建校之初創辦的學院之一,由費孝通先生的弟子、社會學家沈關寶教授創立并擔任創院院長。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現有社會發展研究所、海南民族宗教事務發展研究中心、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三亞分院、海南省島嶼文化生态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4個科研平台,學院是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單位,建有教育部産學研合作基地1個。學院建有心理學實驗中心、社會調查與數據處理實驗室、社會治理與大數據實驗室、田野調查與定性資料處理實驗室等7個現代化教學實驗室。學院還建有“候鳥老人心理輔導站”,有效推動了海南應用心理事業的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學院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高層次人才為引領,中青年骨幹為核心,年輕有為、素質優良、富有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教學科研團隊。學院教師近年來主持和承擔了多項國家、教育部及海南省的重大、重點及青年基金課題項目,在權威期刊和SSCI期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在知名出版社出版著作數十篇。
專業簡介
應用心理學專業于2008年面向全國招生,至今已連續招生15年,2024年獲批應用心理專業型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特色專業,應用轉型試點專業,2021年确立為校級重點學科。專業培養系統掌握心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研究方法,具備熟練的心理咨詢、人才測評等相關應用技能,具有較寬厚的文化修養、科學的思維方式,了解心理學的前沿知識、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态,能在教育、工程設計部門、工商企業、醫療、司法、黨政機關、社會團體等組織從事教學、心理學研究、心理咨詢與輔導、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員工心理支持等工作,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海南、西部地區以及全國各地輸送了大量心理學人才。
導師風采
應用心理專碩點現有校内外導師26人,其中高級職稱14人,博士生導師4人,海南省B類人才2人,80%為雙師雙能型教師。行業導師均為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領域内的知名人士和心理學專家。
陳·巴特爾
陳·巴特爾,博士,蒙古族,内蒙古烏拉特中旗人,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2011),哈佛燕京學者(2015)。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民族心理專業委員會理事,天津康橋心理咨詢中心專家,主編高職高專教材《心理咨詢與治療》。主講《普通心理學》、《心理學史》等課程。第十六屆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原住民、少數民族教育與人類文化多樣性”專題會議主席(2009),第一屆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論壇秘書長(2008),第二屆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論壇主席(2018)。《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原住民教育、教育管理、比較教育。出版相關著作8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相關課題項目10項。曾先後應邀赴加拿大、美國、新西蘭、英國、澳大利亞、烏茲别克斯坦、俄羅斯、蒙古等國訪問交流。
唐衛海
唐衛海,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兼職教授,美國West Kentucky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College訪問學者(2007-2008),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2020),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獲得者(2023)。曾任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2010-2017),天津市心理學會秘書長(1999-201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部、省級科研項目八項,在心理學報等國内外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著作十餘部,天津市一流課程(教育心理學)建設負責人(2024-2029)。曾為碩士生開設記憶心理研究進展、教育心理研究進展,為博士生開設學習理論專題研究等課程。研究興趣:認知/元認知發展與學習、集體記憶、協作記憶、兒童選擇性信任等。
劉偉方
劉偉方,副教授,心理學系副主任,海南省拔尖高層次人才,十餘年來,主要從事心理測測量、認知與學習、應用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兼任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專著3部。咨詢技術領域:繪畫心理分析技術、認知行為療法、團體心理輔導等。
黃豔欽
黃豔欽,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在讀,四部委蘭州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沙盤遊戲教育指導師,海南省自貿港高層次人才,三亞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從事心理學教學、科研與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15年,出版多部著作及教材,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主持并參與多項省、市級社科項目。專注于社會心理、民族心理及心理危機幹預等領域的研究。擅長通過沙盤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積極心理幹預等技術進行心理問題的咨詢。
鄧彩豔
鄧彩豔,副教授,海南省高層次人才,碩士生導師,蘭州大學博士在讀,四部委蘭州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三亞市危機幹預小組成員、三亞市心理學會理事。從事心理學教學、科研與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16年,擁有豐富的教學、科研、心理咨詢與服務經驗。主要教授《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團體心理輔導》《心理人類學》等學科。主持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項目2項和省級項目6項,合著1部,參編教材2本,發表了學術論文20餘篇。
李峰
李峰 (Mikhalev S. A.),1978年出生于俄羅斯聯邦莫斯科市。西北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雙碩士學位分别為2003年在莫斯科獲得社會心理學碩士學位和2024年在伊朗獲得倫理哲學碩士學位。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化和科學有濃厚興趣,特别是中醫和針灸。
在工作和研究中,李峰博士注重心理應用、咨詢、治療和輔導,同時關注企業文化及其哲學,以及各種群體心理學現象。以系統理論、神經語言程序學(NLP)、傳統與艾瑞克森催眠法及其個人原創方法為基礎開展工作。此外,目前正從事研究個人價值觀在社會環境中的體現,探索和描述個人在新環境中,尤其是創傷性或極端心理環境中的社會化與适應過程。
科學研究
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雙遺傳視角下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點課題開展了多項研究,為海南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出版《自貿港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等專著,研究成果多次在國内外核心期刊上發表。
學校投入310萬元建成心理學綜合實驗中心,達到一流水平,配備腦電、眼動等高端心理學設備以充分支撐研究生的教學和科研,保障應用心理碩士科研能力培養的需要。本專業碩士培養定位于為社會服務,堅持以問題解決的實效性為導向,綜合運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方法、技術與經驗等,形成解決各種心理問題的方案、技術與産品,運用實驗平台,注重将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應用型成果。
實踐基地
依托學校“産學研用”一體化辦學路徑和産教融合、科教融彙平台,專業與海南健康社會心态的培育、科創高地、現代康養産業的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本校投資方吉利控股集團的相關行業銜接,利用學校30餘個共建合作平台和11個專業實踐教育基地作為實習平台,包括醫院、中小學校、心理學會、協會、民政、司法、心理服務機構等企事業單位開展深度合作,着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發揮應用心理專業“産學研用”的優勢,以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
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利用資源優勢形成深耕社會的服務特色。在心理服務機構、社會工作、專業咨詢培訓、企業人力資源、醫療保健、老年康養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實踐空間。
當你說‘我想改變現實’,我們回應:這裡是讓心理規律破土為行動方案的科學工坊。
(文圖: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審核:蘇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