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指導】簡曆撰寫技巧與指南


  • 2023
  • 03/11
  • 15:39
  • 就業指導

  • 354
  • 浏覽量

1、簡曆基本構造

個人信息

在簡曆頂部通常需要寫明自己的姓名、郵箱、聯系電話,并在右側附上一張證件照。

教育背景

這一部分往往是HR篩選簡曆時最先關注的内容。

核心要素包括:不同教育階段就讀的大學(從本科寫起)、學院、專業、GPA、排名、主修課程、在校期間所獲榮譽獎項(獎學金、榮譽稱号等)、交換經曆等。

實習經曆

許多公司在招聘時十分看重實習經曆,因此需在這方面體現出求職者過往的實習、工作經曆。

核心要素包括:實習公司名稱、起止時間、地點、工作内容等。

科研競賽

部分崗位(尤其是研究性的崗位)會非常看重求職者的科研經曆,同時也會關注其參加過的相關競賽等。

科研部分的核心要素包括:研究對象、框架、模型、方法、結論等,競賽部分的核心要素包括:競賽名稱、獲得獎項等。需要注意的是,寫在簡曆中的科研經曆一定要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内容,否則可能會适得其反;競賽可以挑選一些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含金量的比賽,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含金量不高的競賽通常不寫入簡曆中。

技能特長

除了上述内容,簡曆的末尾通常還包含個人的技能特長介紹。

核心要素包括:英語水平、計算機水平、專業領域證書、編程能力、專業軟件運用、興趣特長等。

2、簡曆撰寫技巧

内容呈現

簡曆中推薦使用STAR模型來梳理自己的關鍵事件,用于介紹工作經曆、科研經曆等,幫助自己更好地梳理邏輯、組織語言。

其中,S是指情境(situation),表明這段經曆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發生、為什麼選擇參與這個項目;T是指任務(task),在每一段經曆中,需要寫明具體目标和任務是什麼;A是指行動(action),針對上面的S和T,闡述自己的具體行動有哪些;R是指結果(result),最好将結果量化,從而更好地闡述這段經曆的産出、成績、價值、意義等。

語言使用

簡曆中的語言盡量簡明扼要、避免口語化,需要展現關鍵内容和核心信息,實習、科研等每段經曆控制在3-5句即可;在論述過程中,盡可能采取分點表述的方法,以更加清晰地體現邏輯;簡曆中的描述語句盡量用更加具體化的動詞和數字。

排版和格式技巧

排版方面,可以選擇現有的模闆,如果自身經曆豐富可選擇上下結構,經曆欠缺則可使用左右結構,盡量避免花色底、顔色亂、背景深、過度密集等問題。同時需要注意視覺美觀(縱向實用信息對齊/不使用數字編号/二級分條适當縮進等);

字體方面,格式上選用橫平豎直的印刷體,避免書法字體、淺色刺眼字體,中文字體可用宋體或微軟雅黑,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或Calibri,字體大小10号或小五,顔色為黑色。

此外,還需要注意格式的統一,避免犯低級錯誤。在簡曆撰寫完成後,要及時檢查是否出現錯别字,以及在格式、排版上可能存在的錯誤。

需要避免的問題

簡曆内容過分誇大

簡曆上的内容必須保證完全準确、真實,不能有任何誇大或欺騙的成分。在面試時面試官會針對簡曆上面的内容進行提問,企業的面試團隊多由專業熟練的HR和極具行業經驗的中高層領導組成,簡曆内容裡的虛構成分在面試過程中很容易被問出。

簡曆篇幅過長

通常來說,簡曆篇幅隻需1頁紙,過長的簡曆可能會讓HR認為内容過于冗長、不夠簡潔,從而産生負面影響。雖然要盡可能多的向HR展現個人競争力,但無重點的“流水賬”式簡曆會适得其反。建議提煉崗位描述的關鍵詞,篩選個人匹配度高的經曆寫入簡曆。

簡曆風格過于花哨

多數情況下,建議簡曆整體采用"商務極簡風",主體使用冷色調,照片附證件照。但是要根據具體的應聘場景進行靈活調整,例如在應聘某些設計類崗位時,适當給簡曆增添一些亮點或許能為自己加分,這最終取決于具體的應用場景。

如何讓簡曆脫穎而出

從HR視角看簡曆

在寫簡曆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靶向思維,即以某些特定的目标為基準點,有針對性地去展現自己的能力。在簡曆撰寫完成後,應從HR的視角出發,去分析簡曆内容與崗位之間的适配程度。

可以通過找到目标崗位的JD(工作描述),認真思考其崗位職責、任職要求,提煉關鍵信息,在簡曆中着重突出面試官需要的能力、删去無關的内容。

下面将以應聘藝術設計類的外企為例,來說明如何從HR的角度考慮工作與應聘者的适配程度。由于目标企業是外企,求職者需要着重突出自己的語言水平;藝術設計類崗位,則需要體現自己的藝術審美水平、創新能力和圖文表現能力。

借助外力修改簡曆

可讓優秀的師兄師姐對自己的簡曆提出指導意見,或與正在求職的同學交換、修改簡曆,進行模拟面試等;此外,還可通過公衆号、網站(如:超級簡曆、可畫、個人簡曆網等)獲取簡曆模版,與個人簡曆進行對比,進一步對簡曆進行修改完善。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