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目标
2023年,力争1463個城市社區達到“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标準。募集青年就業見習崗位5萬個左右,開發公益性崗位5萬個左右,全省機關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政策性崗位招錄(招聘)計劃不低于3萬個。高校畢業生留皖就業率達71%以上。舉辦招聘會不少于1萬場次。全年開展補貼性培訓70萬人次以上,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30萬人次以上。
二、推進舉措
(一)推進“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建設。擴大“三公裡”就業圈覆蓋範圍,推動基層就業服務網格化管理、精準化服務、智能化共享,更多社區達到“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标準。擴大社區就業崗位供給,鼓勵開發更多靈活就業、新形态就業崗位,加大社區周邊個體工商戶等實體崗位摸排,及時精準推送給社區居民,促進社區居民“家門口”就業。
(二)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開展“百萬大學生興皖”“兩強一增”行動,運用市場化社會化辦法增加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創業崗位供給。募集開發一批見習崗位和公益性崗位,确保有需求的未就業畢業生都能參加見習活動,确保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員都能安置公益性崗位。加強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幫扶,确保務工就業規模總體穩定。統籌做好退役軍人、退捕漁民、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
(三)強化企業招工用工服務。開展“兩保五對接”“三級三方服務千企”行動,落實重點用工服務“白名單”制度。落實援企穩崗政策,鼓勵企業“點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訓機構“上菜”。發揮省内、外勞務協作機制作用,常态化開展勞務對接活動。健全安徽公共招聘網運行機制,打造全省求職用工“一網通”平台。啟動高水平技師學院、優質技工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創建,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開展高标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強化市場日常監管和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圍繞重點群體和重點行業,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就業促就業行動。組織職業指導進校園、進社區等,開展求職能力實訓試點,指導青年群體、就業困難人員等合理設定就業預期。常态化開展“四進一促”穩就業活動,組織實施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舉辦“2+N”特色招聘會。面向重點群體、用人單位、園區、高校等分類宣傳就業政策及服務信息。
三、支持政策
(一)“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獎補。認定“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工作推動進度較快、成效較好的3個市、20個縣(市、區),省級财政分别給予300萬、100萬元獎補,用于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支出。對認定的“三公裡”充分就業社區按照不低于6000元/年标準給予獎補,用于社區就業創業服務、政策宣傳及“三公裡”就業圈宣傳推廣等。
(二)“三公裡”就業圈就業補貼。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對運營機構組織重點群體穩定就業、靈活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給予運營機構300-500元/年/人的穩定就業服務補助、100元/次/人的靈活就業服務補助。對運營機構、就業幫扶車間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給予運營機構、就業幫扶車間400元/年/人的就業援助服務補助。
(三)全省公共招聘服務平台補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運營機構改造、維護、運營公益性全省公共招聘服務平台,以實現穩定就業人數為标準對運營機構進行業績考核并給予補貼。其中,實現皖北地區勞動者轉移到皖江地區穩定就業的,适當加大補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