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指導】職場上,有必要主動和領導搞好關系?


  • 2023
  • 03/17
  • 22:06
  • 就業指導

  • 283
  • 浏覽量

最近從前輩那裡學來一個概念:應然、實然。

應然是社會應該是怎麼運轉的;

實然是指社會實際是怎麼運轉的。

舉個例子,作為一個曾經的熱血青年,我一直認為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做出好的項目,就能赢得上司的賞識。這是應然。

但實際上呢,隻埋頭做自己的工作,未必能夠真正得到上司的賞識;有些時候,PPT做得精彩,故事講得好,反而能赢得上司的賞識,得到更多更好的機會。這是實然。

不公平,對嗎?

未必。

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

在中國,我們的職業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直線領導。

而所謂的搞好關系,并不一定是跪舔上司,而是相互成就。

你成就上司的職業發展,上司為你提供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待遇,這是職場明規則,也是目前中國職場的「實然」。

歡迎繼續報名參加我和唐老師本周日的模拟面試直播

說說我個人的真實體驗:

2008年,我加入500強人力資源公司Randstad,做中國區總經理的助理。

當時的荷蘭CEO 性格超級靠譜,我以為我選對了。

但沒多久,金融危機來襲,荷蘭人回國,原來的總監老喬,升任中國區CEO。于是,我惴惴不安找老喬聊自己的未來。老喬沒着急決定,要先和我合作一段時間。

在幾個月後,50多位亞太高管們齊聚中國,我負責主導了全部接待工作,最後無論是業務規劃,還是市場活動,還是休閑規劃,中國區都讓亞太的各位老闆們都非常滿意。

我和老喬都順利通過了考驗。

不久後,他找我談:

公司上層你基本都熟悉了,也了解公司大方向,所以我希望你去一線好好曆練,多向前輩學習。我安排你去市場部。

之後在市場部,我接觸了大量人力資源領域的知識,也接觸了社交媒體,從公衆号到知乎,才有了今天的我。

我一直很感歎,遇到老喬這樣慧眼識人的好領導需要運氣。

但回頭來看,為啥老喬願意幫助我?

因為我盡力做好了我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他,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實然」。

我們很多時候不能選擇領導,但是我們能用我們的方式,影響領導支持領導,從而赢得他們的信任。

當然,不同年齡的職場人,幫助領導的方式是不同的。

今年我39 歲,經曆過外企和民企;經曆過人力資源、金融和互聯網行業,摸索了一些微小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不同年齡的職場人。

本文較長,4000字+,覆蓋三個職場階段,年輕人也建議讀一讀——邁入30歲後與領導的合作之道,可以先收藏,未來重讀可能有更多收獲。

說到底,成為上下級關系,是一種緣分,是一種深度關系,更是一種「命運共同體」(這個詞來源于我另外一位老領導:朱甯老師)。

1

23-28歲的職場新人

對于剛入職場不久的新人,逃不開執行細節事務。

不管事大事小,做事的完成度也是一種價值體現。

讓老闆不擔心,就代表我要把細節規劃好,不要讓他把寶貴時間花在細節上。

比老闆多想一步

舉個例子,電影《穿Prada的女王》中,有這麼一個情節:

女主安迪作為一個時尚雜志編輯助理,被女魔頭米蘭達出了一道難題——在四小時内拿到未出版的《哈利波特》手稿,給自己兩個雙胞胎孩子旅行時看。

安迪費盡心思終于拿到了手稿,給米蘭達遞上,卻被責備說:一份手稿,怎麼夠兩個孩子看?

心思缜密的安迪早就猜出老闆所想,回答:

我已經複印了三份手稿,這是給您的備份,剩下兩本已經裝訂好,寄到了孩子們手上了。

劇情源于生活。

舉個例子,前兩天參與Mercer的老友會。

放PPT的時候,突然發現需要U盤,需要轉接頭,但大家都是抽出業餘時間來參與活動,主辦方沒有,自然我們都沒有準備。

但我都有,幾位老同事看我像看哆啦A夢一樣,書包裡啥都能掏出來……

這是我從做老喬助理時就養成的習慣,他經常會在各種活動和峰會上做分享。我負責準備材料和設備。

比如:

适配器和MacBook轉換插頭(早年活動,酒店裡沒有MacBook的插頭);

演講用的翻頁筆;

提詞器

錄音筆。

會後還需要準備:

可公開的PPT版本

演講錄音整理(上傳公司雲盤,分享給全體同事);

名片(方便老喬會後社交)

事情瑣碎,但很重要。

從表面上看,我的任務是準備相應的材料和設備;實際上,我的角色是确保老喬專注于演講,不被細節所分心。

最細節的時候,我甚至連老喬在講台上的走位,都會提建議。

老喬很認可這種多想一步的方式。

2

28-35歲職場人

到了28歲的時候,我們至少有3年工作經驗了。

沒有新人的帽子來保護我們了,更需要讓上級感受到我們的專業。

28-35歲的職場人,想要的是工作的自由度,也就是領導的授權。

如果領導事無巨細都要管,職業成長就是一句空話。

但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很多時候領導不授權,不是因為你不靠譜,而是因為溝通的方式出了問題。

而優秀的溝通能力,尤其是向上溝通的能力,是讓領導放心的關鍵。

一、自下而上- 金字塔原則的彙報方式

職場人和領導打交道的一個典型場景就是彙報工作。

我們在彙報時,往往從自己角度出發,有意想讓領導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而額外提到不必要的細節。

我遇到過類似的場景,會議上老闆安排團隊挨個做彙報,一位同事準備了40多頁PPT,把業務模塊分成了十塊。

他剛剛講到第二部分就被老闆摁住了:

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請直接總結一下業務中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應該怎麼改?

他自然很冤枉,40多頁PPT都是幹貨,業務複雜,怎麼能簡單粗暴地下結論呢。

但是他不知道,那些讓他糾結無法下結論的細節,領導并不關注。

這個時候的溝通就适用于「金字塔原理」:

以上統下,結論先行:領導首先需要答案,先抛核心觀點What;領導如果繼續追問……

邏輯遞進:按照邏輯把結論的原因推導出來,Why;

歸類分組:把相同類型的論點和事實歸類分組,更清晰展示給領導How。

二、自上而下:工作安排反複确認後行動;

另一個典型的工作場景是上司安排工作。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接到老闆的工作要求後,盡心盡力,卻因為需求溝通不到位,白費周折,前功盡棄。

作為領導,需要提升傳遞信息的技能。

作為下屬,我們确保信息不遺漏,最基礎的一招就是:反複确認。

可以從掌握一個會議小技巧入手:

每次别人說的時候,立即拿筆記下來;

别人說完,你及時确認:「您希望我們做的是ABC三點,對不對?」;

等領導/客戶确認後,再接着郵件敲定:剛剛開會達成三點内容,分别是ABC;

接下來,保持定期更新:A完成了B還在做C還沒開始啟動。讓對方心裡有底。

這種方式溝通,會讓領導感覺:你很讓人放心。

不僅如此,這麼細緻的溝通,也會讓領導和其他同事無從甩鍋——所有東西都是記錄在案的。

3

35歲+職場人

35歲以後,職場人的角色往往轉變為某一個團隊的領導,或是領導身邊的核心骨幹。

要麼你能帶團隊完成目标,要麼你是能以一己之力拖着項目前行的專家。

但無論如何,這個年紀的我們要具備求生欲和警惕感。你需要知道你領導關注什麼,不用領導開口,你應該時刻想着如何幫助領導實現他的業務目标。

一、關注領導的業績目标

作為一個資深的職場人,如果隻盯着自己手裡的指标,格局就小了。

定期花時間思考三個問題:

領導在業務上的核心關注點是什麼?

領導的業務目标/任務是什麼?

我的日常工作如何支持領導完成他的業績?

三國演義的賈诩,就很懂老闆的心思。

曹操不希望手下員工,站隊自己的兒子們争奪權力。

卻來問賈诩關于立嗣的問題。這可能是一道送命題,賈诩沒有接招,閉口不答。

老闆再問時,他說在想袁紹和劉表,在沒有明确表态的情況下抛出了倆反面案例,成功說服了曹老闆。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經驗(劃掉,教訓)。

我英語好,負責對接很多亞太市場部的領導,以及他們在中國的部分業務,有時候他們為了業績好看,會來争搶中國市場的資源。

我當時年輕,并不知道這些,總想着努力做事就好。

結果不但不讨好,還會被直線經理批評。

但如今回來想想,也能理解直線領導的苦衷和當時我挨過的罵了,其實領導不是批評我能力不行,而是反感我忽略了他的業務需求。

二、幫助領導去影響他的領導

過去我總覺得,把老闆安排給我們的工作做好,并管理好領導的預期,就是「向上管理」。

但35歲過後,我逐漸發現其實真正的「向上管理」,是幫助你的領導去影響他的領導。

35歲的我們,應該是團隊的專家,或者骨幹,完全有這個能力做到這一點。

但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站在上司身邊,幫助他一起影響公司内的關鍵決策者——大概率就是領導的領導。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遭遇,18年的時候加入了一個互聯網創業團隊,我的領導在業内很資深,但我們同歲,我一直擔心自己沖得太前面,會讓領導感到危機,所以盡量把露臉的機會讓給别人。

但最終項目因為互聯網寒冬而被迫結束。

我和領導複盤,我坦誠告訴他,我最大的遺憾是,1)沒有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影響決策者,推進我們的項目進度;2)沒有讓投資人感覺到團隊的價值,團隊的成績。

有些時候,業務線被裁撤,被合并,不是因為團隊本身沒有價值,而是沒把價值完全展現在管理層面前。

這一點不僅是團隊領導的責任,也是團隊裡35歲以上骨幹和專家的責任。

你們拿着相對來說的高薪,甚至期權,沒有從領導的思維出發,讓自己的領導孤身一人在團隊外奮戰,是缺乏風險意識的表現,也是對自己職業前程的不負責。

我們要和我們的領導們站在一起,反複提醒管理層:我們團隊對公司很重要,很有價值。

寫在最後

職場,是互(交)幫(換)互(利)助(益)的地方。

上司給我們的幫助和禮遇,不是單方面的恩賜。

從他的角度來說,想要在職場上繼續高升,那也是需要自己的下屬給力,做出成績,他才能順理成章的接着高升的。

我們做出成績支持領導,也是為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領導能夠高升,他接下來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實在的利益,無論是更高薪資,還是更多機會。

這是職場的交易規則。

我們都知道用人唯賢的道理(應然),卻又屢屢發現絕大部分領導用人都是任人唯親(實然)。

在我看來,任人唯親裡的「親」應該是相互信任。

在一家正常的公司,在工作中支持領導,并不意味着要做領導的舔狗。單方面跪舔也不是穩定的關系。

隻有互相成就,并搭建我們和領導之間的互信,才是正經職場上下級關系。

無論是多做一點的細節,還是關注領導的KPI,以及幫助領導去影響他們的領導,說到底,就是一件目标:讓領導感覺「有我們在身邊,他不用擔心。」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