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指導】職場關鍵10年:這3件事你越早明白越好!


  • 2023
  • 03/21
  • 19:45
  • 就業指導

  • 213
  • 浏覽量

1關于副業,為什麼總有人副業搞不起來?

吳軍博士曾經在《格局》中寫過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不在于開始做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完美地結束了多少件事。”很多人常常高估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和辦公效率,最開始總以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甚至主業沒做好,就開始做起來副業,但最後基本是浪費時間顆粒無收。這就解釋了明明知道搞副業是職場剛需,但為什麼總有人副業搞不起來?因為輸在:不專注、缺系統、無影響。

下面我從這個三個維度來嘗試分析下為什麼總有人副業搞不起來:

1.多任務并行的背後,可能是低水平兜圈子

很多人非常迷戀和追求多任務同時處理的方式,主業都沒做完又接了一堆私活,看起來效率很高,但結果是專注度大打折扣,連一件事都做不好,時間一長,不過是低水平兜圈子。有時候看起來以為自己能做完很多事情,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專注力,當腦子裡的任務擠壓過度,混亂和錯誤也就随之而來。

2.解決方式不系統,則做事效率難提高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在做事之前,會梳理一個做事清單,按照重要性和影響力的量級排序,然後集中資源把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事情先處理好,至于無關緊要的事情,可以直接從清單上删掉。而沒有經驗的人則是主業沒做好就想搞副業,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後反而諸事無成,做了很多費力但是沒有任何影響力的事情。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在流程上做出更系統的梳理,通過改進做事的方式方法去提高做事效率,讓自己産出的結果提高一個數量級,而這才是整個差距的根本本質。

3.成功者追求影響力,失敗者追求完成率

吳軍博士曾經在《格局》講到過另外一個故事:他曾經對清華大學上一輩和同輩中的老師進行觀察,發現其中一生做不出成就的人并不少,這并非是他們對自己要求低,隻做簡單的事情,反而是以為自視甚高,不願意從小事踏踏實實做起。要麼渴望一舉成名天下知,要麼覺得懷才不遇無人問。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尋常規律:能夠帶來量級變化的函數并非一開始都很大,而是随着時間推移慢慢變大的。任何人腳踏實地做一件事情,一段時間後,成功率都會提高,效率也會提高,接下來需要提高做每一件事的影響力,而不是繼續沉醉在完成了多少件事情。真正的影響力是取決于能夠躍遷到更高的量級,而非努力多做兩件事。在職場上發展專業特長一根針捅破天,遠比零零散散做很無用功要好的多。 

2關于成長,最有限的能力範圍内去找抓手

2020年,于我而言是成長最迅疾也是收獲最豐富的一年,盡管這一年已經過去了1/4。

當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應屆生,成長為一個算不上專業但還算職業的職業人,這中間我花了人生的第一個5年,但依然覺得未來可期,這一路,我始終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勢。

羅振宇曾經在《超級個體》這篇文章提到一個觀點:單一的技能在今天商業社會,其實已經生存不下去了。作為一個超級個體,有一項修煉很重要——樂高式的能力組合。樂高有很多的小模塊,可以拼到一起,做成一個很大的積木,而且拼完以後,你可以把它打碎重新拼,拼出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很多人常常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其實這句話同樣可以反過來理解:同樣的,當你肩負更多責任時,你由一個普通個體進化成超級個體,也就是說你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需要和更多的部門和同事協作,而這個過程對于局勢判斷、資源争取、整體推進、工作劃分都能得以鍛煉和考驗。

在今天,單打獨鬥的單兵作戰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職場的發展了,即便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也需要和社會方方面面去進行鍊接。

這也是我想說的最後一個主題:我們必須保持一個終生學習的狀态,竭力吸取更多養分和資源以保存實力蓄勢待發。對于一個職場人而言,這是一種抵禦未來職場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3關于積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看過《明朝那些事》的讀者都知道,這句話是當年朱元璋的謀士朱升給他提出的建議:“高築牆”就是加強根據地建設,提高軍事實力,以保衛自己地盤;“廣積糧”就是要發展經濟,增強經濟實力,經濟才是鬧革命的基礎;“緩稱王”則是不急于稱王稱帝,在自身實力并不突出的情況下貿然稱王稱帝,隻會有樹大招風的效果,使自己成為其他割據勢力攻打的對象。簡而言之,就是不急于求成,悶頭發展個人實力,待時機成熟之時,再出來發起戰鬥。

有時候,在知乎上也看到很多職場人提問:

“如何快速在職場成長起來?”

“如何快速掙到第一個100萬?”

“如何在短時間内月薪過萬?”

說實話,我很難理解他們的心情,在這個“35歲就被嫌棄”的職場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相信一步一個腳印的道理了,相反,崇尚快速緻富、畢業就月薪上萬的職場人越來越多。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回答快速緻富的答主不會告訴你,其實他們自己也未必有月薪上萬。教你掙到100萬的導師不會告訴你,其實他們可能兜裡10萬都沒有。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那些急着想成功掙大錢的職場人,是否有花時間去想過下面這些問題:

你有為自己的職場為了做過規劃嗎?

你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和案例嗎?

你有研究過别人是怎麼失敗的嗎?

你有思考怎麼把自己業務做好嗎?

吳軍博士曾經在《格局》中寫道:一個人但凡做一些看似毫不着調的事情,背後的原因都和對正規的途徑失去信心有關。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想賺快錢,甚至熱衷于賺快錢,是因為他對踏踏實實學本事賺錢這條路完全不感興趣了,所以總想一步登天一夜暴富。

但現實會告訴你,有時候跑得快的不一定走得遠。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