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指導】大學生創業浪潮跌宕


  • 2023
  • 05/22
  • 19:42
  • 就業指導

  • 295
  • 浏覽量

不論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對個體而言都是一次很好的試煉,對國家而言則是一項關系社會長足穩定發展的民生工程。

導語

從零到一,從無到有,是個艱辛的過程,大學生創業即是最好的诠釋。近幾年,其也愈發受到社會重點關注。就在近日,浙江省人社廳明确表示,“高校畢業生到浙江創業,可申請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政策一出,便引發廣泛熱讨,再次為大學生創業領域加了把“幹柴”。

顯而易見,創業已成為大學生正常擇業之外的新選項,更多學生畢業後選擇自起爐竈,甚至部分學生在校内就開始接觸一些創業性質的項目。那麼,創業對剛走出象牙塔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言,究竟有多大吸引力,整體環境又有多大空間供學生施展拳腳呢?

01就業倒逼&政策扶持,創業不再是黃粱一夢

客觀來講,促使大學生萌生創業念頭除主觀意願外,很大程度上與我國當下的就業形勢密不可分。數據顯示,我國的應屆畢業生數量每年都在攀升,2014年,當時我國應屆畢業生為727萬人,2015年上漲到749萬人。而近五年,我國應屆畢業生已經連續突破800萬以及900萬大關。其中,2018年為820萬人,2021年這一數字則突破900萬,達到了909萬。

應屆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使得原本稀缺的崗位更加緊張,薪資待遇較為不錯的職位往往一搶而空。激烈的競争壓力下,更多大學生選擇另辟蹊徑,邁向了自主創業之路。中國人民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通過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市、1767所高校43萬多名在校或剛畢業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調查樣本中,有89.8%的在校大學生曾經考慮過創業;18.2%的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意向;有12萬名大學生正在創業或曾有過創業經曆,占調查總人數的28%。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以來,教育部會同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舉辦了七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累計共吸引603萬個團隊2533萬名大學生參賽,培養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春力量,成功孵化了一批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可見,創業已逐漸走到台前,不再是一場看不見摸不着的“白日夢”,與大學生青澀、稚嫩形象的違和度越來越低,俨然成為許多學生面對現實解決就業問題的途徑之一。

創業浪潮澎湃與我國大力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密不可分。早在2012年8月,教育部為進一步推進高校創業工作,出台了具有标志性意義的《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将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必修課,并系統性地提出了高校創業教育教學大綱。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出台,明确了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标;次年5月,國務院又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推動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向綜合性、實效性發展。

尤其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背景下,相關利好消息層出不窮,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大學生創業有了新的平台和契機。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據悉,該《意見》由教育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5個部門共同研制,是史上第一次由國務院出台的專門針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文件,具體對18項具體任務逐項明确了責任部門,督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各項政策的落實。

02創意、資本、恒心…大學生創業長路漫漫

創業并非易事,對初入社會乳臭未幹的大學生更是如此,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整體而言成功率較低,基本隻在20%左右甚至更低。創業能否成功也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前文提及的政治因素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等。回到具體實施環節上,我們可簡單劃分為早期創意想法(做什麼)、中前期資本投入(誰來支持)、長期意願态度(怎麼做)。

首先,針對早期創意,大學生很容易陷入設想簡單、脫離實際的陷阱,對創業的理解隻停留在美好的想法與創意上。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喜歡别出心裁用一些看似新奇的創意來博人眼球,以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采取行動之前天馬行空固然沒錯,創業重點也在于“創”字,但脫離實際的創新反而會成為枷鎖徒增成本,最終“輸”在起跑線上。

資金則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又一先決條件,一些前景很不錯的項目,最終因為資金斷裂胎死腹中的比比皆是。因此,對大學生而言,如何能在創業早期融到啟動金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主要來源4種方式途徑。

其一,自有資金,據麥可思數據顯示,父母、個人儲蓄和親友贊助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占到了總來源的80%以上;其二,大學生創業貸款,随着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日益支持和重視,各級政府出台了許多針對大學生創業的貸款優惠政策;其三,創業扶植資金,相關金融機構出台的一些有針對大學生創業資金扶持政策;其四,風險投資,年輕人創業最為青睐的資金來源,最大優勢在于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

無論哪種融資方式,都需要自身強大且堅定的信念決心,堅持長期主義。創業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大學生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很難形成良好的心理準備和解決方法。一遇挫折就沮喪消沉,感到無力茫然屢見不鮮,許多早期夭折乃至中後期無疾而終的項目即是如此,這也是大學生參與創業的一大劣勢。

紙上得來終覺淺,急于求成心理的驅使,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相對缺乏,大學生即使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真正實踐起來往往卻是另外一回事。

03沉着思考冷靜研判,創業絕非說幹就幹

目前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我國正在力推大學生自主創業,但制約創業成功的因素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創意創新、金融背景等等外,還包括疫情這種不可抗力因素。

受疫情影響,這兩年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有所消退。在慢就業、不就業、穩就業的背景下,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意願幾乎被消耗殆盡,甯願選擇一些待遇一般但穩定的工作,也不想涉足創業“雷池”半步。同時,伴随就業心态的變化以及研究生、公考等人才招錄的擴招,大學生的創業熱度也開始分散,逐漸歸于理性保守。

針對大環境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國家也在積極尋找解決措施。最新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的明确提出,要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同時規定畢業後創業的大學生可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

尤其在資金扶持環節,《意見》明确提出要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财稅扶持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包括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做好納稅服務,強化精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商業可持續原則對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金融服務,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難題;引導創新創業平台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參與大學生創業項目早期投資與投智等。

具體到地方,除浙江省外,像湖北這樣的省份将創業扶持資金額度,由2-20萬元提高至5-50萬元。并幫助提升創業能力,将創業培訓補貼标準按培訓類别調整為300元、1200元、1500元,進一步促進技能就業,将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對象擴大到畢業年度畢業生。

總的來看,國家及地方的扶持力度在不斷加大,大學生創業的後顧之憂在持續減少。同時,我們也應泰然面對現實,當下我國已經度過大學生創業最火熱的時間節點,尤其就業環境下行、疫情反複的光景下,大學生創業需冷靜下來反複揣摩。

結語

在社會大環境為創業提供良好發展機遇的今天,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已十分普遍。短期來看,中國需要更多的創業項目及創業公司來吞吐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長遠來看,中國更需大批創新型人才促進國家向前發展。不論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對個體而言都是一次很好的試煉,對國家而言則是一項關系社會長足穩定發展的民生工程。

來源:創業邦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