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許壽童老師帶領社會學專業同學們一起探讨了關于和平使者安重根的《東洋和平論》與亞洲共同體的主題。講座圍繞安重根與伊藤博文,《東洋和評論》,亞洲共同體構想三部分進行。
安重根是著名的韓國獨立運動家,1909年10月在我國的哈爾濱擊斃了多次出任明治政府首相的伊藤博文。他的事迹被中韓等國人民所銘記,我國著名的思想家章太炎稱他為“亞洲第一義俠”。
1910年初安重根在獄中撰寫了《東洋和平論》,這是他對當時亞洲地區面臨的危機和困境進行深思熟慮後的總結。安重根在文中強調了亞洲各國應該團結起來,共同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他主張通過互相合作和交流,實現亞洲各國之間的和平與繁榮。他在《東洋和平論》中提出的理念,對于建立亞洲共同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安重根的和平思想與中日韓合作理念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和前瞻性,而如今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則更具理論和現實意義。亞洲共同體的建設不僅僅是政治和經濟層面的合作,更需要在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領域進行深度交流與合作。我們需要加強亞洲國家之間的互信,建立起相互尊重和包容的關系。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摒棄過去的誤解和偏見,共同應對挑戰,實現亞洲的和平與繁榮。
許教授的講座激發了同學們對世界和平與亞洲共同體的思考。安重根的《東洋和平論》提出的理念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們要為人類和平與亞洲共同體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周小影,攝/孫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