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紅色故事】一曼精神不朽,青年逐夢不休|一曼紀念館


  • 2024
  • 08/25
  • 17:02
  • 學院新聞

  • 5
  • 浏覽量

      一身粗布紅衣、一把手槍,騎着一匹白馬冒着槍林彈雨沖鋒在如火如荼的戰場……這是當年東北抗日聯軍中一位女戰士真實的形象。她,就是威震敵膽,被譽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距這個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戰場數千公裡之外,大後方的四川宜賓市翠屏山半山腰上,坐落着家鄉人民為趙一曼建立的紀念館。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行政管理 2201 班的蘇穎同學懷着無比崇敬與肅穆的心情,前往參觀。

      館内陳列着陳毅元帥的題詞:“生為人民幹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7日出生于宜賓縣一地主家庭。求學時期,她深受“五四”進步思想影響,反抗封建,追求婦女解放。21歲時加入中國共産黨,随後在黃埔軍校、莫斯科中山大學深造。1928年,23歲的趙一曼學成歸國,先後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

(趙一曼婦女解放運動先鋒)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産黨派往東北地區,領導了包括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在内的多項革命鬥争,并擔任了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及東北人民革命軍政治要職。1935年秋,她在掩護部隊突圍時英勇負傷被捕。日本檔案揭露了趙一曼犧牲前的慘烈一幕:7月26日,她遭受了精準而殘酷的電刑,盡管面對超負荷的極刑壓力,趙一曼女士仍堅守信念,未吐露任何信息,其堅貞不屈的精神超越了醫學所能解釋的範疇。

(趙一曼的詩歌)

      1936年8月2日,年僅31歲的趙一曼英勇就義,她以短暫而輝煌的生命踐行了抗擊日寇、保家衛國的誓言。趙一曼女士的愛國情懷、臨敵不屈的堅韌以及對子女深沉的期望,深深震撼人心,真正體現了“熱血沃中華,丹心報國家”的崇高精神。她的英勇風骨,融合了古代先賢的壯志豪情,如“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的悲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邁,以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擔當,永遠激勵着後人。

      “铮铮巾帼英雄骨,熏得青史陣陣香”,趙一曼以她短暫而壯麗的革命生涯,展現了熱愛祖國、追求獨立解放的民族氣節,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以及勇往直前、甯死不屈的拼搏意志。她無條件服從黨的安排,将個人利益全然置于黨的利益之下,展現了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堅定的共産主義信念。正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寓意的生命力與希望,趙一曼雖逝,其精神永存。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留給兒子的家書,字裡行間滿溢着母愛的深沉與遺憾,以實際行動诠釋了何為“身教重于言傳”,讓後人深切感受到她作為革命者的偉大與柔情。

(圖為趙一曼和她兒子照片是1928年趙一曼從蘇聯回國後在上海拍攝)

      歲月流轉,女英雄趙一曼的精神長存,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遺産。無數抗聯戰士為國捐軀,無名英雄亦衆多,即便面臨絕境,亦堅守甯死不屈的信念。他們以趙一曼為榜樣,前赴後繼,英勇無畏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抗争,其功勳永載史冊。東北抗聯的光輝曆程與趙一曼的革命精神,将永遠照耀後世,激勵人們不斷前行。

(趙一曼烈士紀念塑像)

      青春氣貫長虹,勇銳勝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趙一曼女士犧牲了。可正如蘇穎同學所看到的,她的精神,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燭照中華!新時代青年正在新的賽道上,逐夢他的風流年華,譜寫他們的傳奇人生!而蘇穎同學也在這次參觀中堅定了傳承和發揚趙一曼精神的決心,立志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以英雄為榜樣,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