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才仁尼瑪,男,藏族,1998年5月生,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玉樹市第二民族中學初中班主任,政治學科教師。2020-2021玉樹市第二民族中學“優秀教師”。中國圖庫簽約攝影師,個人攝影作品獲“全國青年攝影大賽”三等獎、“西藏自治區攝影大賽”二等獎等。
與自己的“鄉土之約”
青海玉樹,曾是唐貞觀年間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和親時進藏的必經之路,中原文化流經這裡傳到了遙遠的高原地帶,這裡的文成公主廟也承載着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與國家社稷如一的綿長曆史,是民族團結進步的魚米之地。
2010年4月14日7點49分,一場劇烈的地震打破了玉樹的甯靜。地震最高震級7.1級,震中位于玉樹市區附近,當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樓都已倒塌,美麗的玉樹刹那間被灰塵與哭喊聲所籠罩。
當時還是中學生的才仁尼瑪親曆了這一切,“我記得那天還在上初二的我在教室裡和同學交談,突然教學樓就開始晃動,大家都很慌亂,朝着樓下奔去”。這場地震讓美麗的玉樹面目全非,數以萬計的人失去了自己的溫暖的家。這次浩劫成了他心中的桎梏。
如今,十一年過去了,玉樹已涅槃重生,層層高樓再起,生活欣欣向榮。他說:“地震後的一片廢墟讓年少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一切都近在咫尺,好在家人都平安,好在有國家政府和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的幫助,現在已然是一個煥然一新的玉樹了”。經曆了這一切的才仁,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在需要的時候為家鄉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玉樹地震(圖片來源:新浪網)
傳遞心中那顆“紅星”
98年出生的才仁尼瑪趕上了好時代,國家在日益強大,推動着社會飛速發展,年輕人們都為生在紅旗下而自豪。但才仁尼瑪顯然有着對黨和國家更深刻的個體體驗:在少數民族地區長大的他親眼見證了家鄉在黨的帶領下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玉樹地震時,是黨員和解放軍拼搏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也是他們讓玉樹得以重建和發展。
在回到玉樹後的這幾年,才仁深刻的感受到了精準扶貧工作為家鄉帶來的改變,曾經收入微薄的農村家庭,也在政府的帶領下通過傳統手工藝和特色藥材銷售渠道的拓寬給每一個家庭增加了收入。“看着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我自身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從2017年起,玉樹州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高中生每人每年補助5000元,累計補助1414萬元,實現了異地就讀全免費。才仁說:“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對口支援幫扶,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這些政策給我們整個地區的發展都有積極深遠的影響,在此,也必須感謝國家和政府。”
才仁尼瑪和他的學生們
作為一名初中政治老師,他想把這種感受傳遞給他的學生們。他說:“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衆所周知,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我也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課堂,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他們做一個愛國愛黨、健康開朗的人。”
才仁尼瑪和他的學生們
“自力更生發展就是民族團結進步”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全國各族兒女的共同目标。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工作也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在這一背景下,才仁尼瑪自己也在思考:作為一名初中老師、攝影師,自己又能為民族團結進步做些什麼?
才仁說:“發展問題也是民族問題,自力更生發展就是民族團結進步。用自己的專業與特長,為家鄉的教育與發展盡己之力,自己就是為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
除了教授好學科課程之外,才仁尼瑪利用班會和課餘時間為玉樹市第二民族中學的學生們邀請了他的一些朋友為學生開展主題演講,他們之中有優秀黨員、公益慈善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等等。才仁尼瑪想用這種方式,為學生們樹立遠大的志向,把個人的奮鬥與家國情懷相結合。
演講嘉賓在與同學們交流
除了是一名初中教師,才仁現在也是一名中國圖庫的簽約攝影師。第一次看到才仁尼瑪的作品時,會讓人眼前一亮。因為它們是有情緒的,真實、自然,還有一些“時尚”。方寸之間流露出才仁對家鄉的熱愛。才仁想用這種鏡頭展示自己的家鄉,推動家鄉的發展。
2020年11月,理塘男孩丁真因為一臉純真樸素的笑容意外走紅網絡,成為“新晉頂流”。走紅後的丁真已成為理塘縣的旅遊大使,為當地旅遊帶來了巨大流量。才仁尼瑪以丁真的時尚大片為靈感,攝下了這組照片。
才仁尼瑪攝影作品《 自渡 》
的确,不隻理塘有丁真,全國各地都有丁真,作為一種“現象”,各地的“丁真“是有可能被發現甚至創造的,這需要當地人的智慧,更需要這個時代給你的良好機遇。
才仁尼瑪攝影作品《給你們》
才仁尼瑪:“作為一名老師,是與孩子接觸最多的職業,所以在題材方面個人也比較喜歡拍小孩子,喜歡捕捉小孩子的情緒,當我們都到了掩飾自己情緒的年紀時,就總會想起兒時的自己。有時候可能是在拍作品,有時候也可能是在探尋自己的内心。”
才仁:“關于家人,或許是每個人心裡最柔軟的地方,關于牽絆,或許是我們與家人無形的連接,從無到有,由淺至深,希望無論身處何處,這種幸福牽絆都能萦繞心頭。”
才仁尼瑪仍然在為民族團結進步而求索的路上,拍攝一部宣傳家鄉的微電影已經寫進了他的計劃中。有一份喜歡的工作,能做自己熱愛之事,這本就是一種幸福,更難能可貴的是,能為國家與社會盡己之責,能為家鄉的的教育和發展奉己之長,能為民族團結進步獻己之力。
才仁尼瑪覺得,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 來源:中央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