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暖花開,萬物複蘇,找工作這場“拉鋸戰”進入了最後的沖刺階段。面對當下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式,做好求職前的心理準備,排除心理幹擾,是成功求職的第一步。那麼,在求職過程中,你是否也曾出現過以下心理困擾?
一、焦慮
“離畢業越來越近,覺得自己應該積極搜索招聘信息,投遞簡曆,但是畢業論文還沒完成,無法靜下心來安心找工作”;“投遞了那麼多份簡曆全都石沉大海,身邊的人紛紛找到了工作,自己變成了‘落後分子’,真是丢人”。——面對就業難度增大、不知如何平衡時間和精力等多重壓力,感到内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
二、迷茫
“原本想趁着年輕多打拼幾年,但是看起來體制内更有保障,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我的能力不足,似乎什麼工作都無法勝任”。——自我認知模糊,目标不明确,感到怠惰、無所适從,有時會出現悲觀情緒。
三、抑郁
“已經投了很多次簡曆,一個offer也沒拿到,再也不想積極嘗試,真是令人沮喪”;“當初意氣風發來到大學,現在竟然連工作也找不到,實在是無臉見人”。——受挫後感到無能為力,出現情緒低落、沮喪失落、悲觀失望等反應。
四、盲目樂觀
“我學的專業找工作很容易,不急,慢慢來”;“我隻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其他的一概不考慮”。——對就業抱有過高期待,存在自我認知偏差,過分自信。
其實,在求職季,有這樣的心理困擾很正常。隻要采用積極的、合理有效的方式去應對,适當地進行心理調适,相信我們終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一、積極應對
面對就業,我們應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充分意識到這是絕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困難,而學校和親友也都在積極地幫助我們,并不是自己在戰鬥。就算現在找到的工作并不是特别滿意,也不要放棄,我們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要相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在以後的日子裡,肯定會披荊斬棘越來越好。
二、接納自己
認真總結自己的優缺點,全方位地接納自己的能力,切不可妄自菲薄。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就算出現一些不良情緒也是很正常的,應接納自己的不良情緒并及時進行調整。面對找到的工作,即使不那麼滿意,也不要因此而嫌棄自己,要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
三、即刻行動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做事之前,思慮萬千,畏首畏尾不知如何開展,但一旦開始行動,内心的焦慮、糾結就會随之消失。把注意力轉移到行動上來,我們就會發現,不良情緒正在被逐漸化解。不僅是自己“動起來”,還可以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動起來”,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源和信息,切忌被動等待。
四、及時複盤
應保持辯證的眼光面對求職中遇到的挫折,要充分認識到,這既是困難,也是機會。應試時遇到的問題,應該在試後及時進行記錄并認真複盤,客觀分析自己的表現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為下一次求職做好充分的準備,避免重蹈覆轍。如果求職十分順利,也不要掉以輕心,複盤不可少,可以多進行一些有益嘗試,争取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五、心理求助
當我們嘗試多種方法仍無法排解就業帶來的不良情緒時,可以尋求專業幫助,适當的做一些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