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3 日下午,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悅思講堂” 系列講座第十九期于書明樓 D101 實驗室拉開帷幕。新疆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地木拉提・奧邁爾教授應邀作題為“人文社會科學創新的可能路徑” 的專題講座,以跨學科視野解構學術創新邏輯,為社會工作研究生帶來一場思想盛宴。
講座伊始,地木拉提・奧邁爾教授以“創新何以成為人文社科的生命線” 破題,通過中國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曆史進程,闡釋理論創新如何推動社會實踐變革。他指出:“人文社科的創新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紮根于時代問題的理論回應。” 通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創新機制的對比分析,通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創新機制的對比分析,他揭示社會科學創新的獨特屬性 —— 既需借鑒自然科學的實證邏輯,更要堅守人文關懷的價值底色,有力駁斥 “人文科學無意義論”。
針對青年學者的學術痛點,地木拉提·奧邁爾教授聚焦 “論文創新的落地路徑” 展開實務指導。他強調,學生的論文需突出創新點。學術研究不要貪大求全,應從微觀切入,選擇自身可駕馭的選題。他詳細講解了理論的形态及三種類型,分析創新的兩種特點與三種路徑,突出方法論革新的價值:“當傳統研究範式遭遇瓶頸時,新方法的引入可能催生整個學科的範式革命。”鼓勵學生提出與前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并運用于自身研究,注重科學方法與人文方法的相互印證、補充。
在問答環節,地木拉提·奧邁爾教授從論文創新、選題策略等方面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研究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局限,掌握學術研究實用技巧,激發了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熱情,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營造學術氛圍、推動學科發展注入新動力。他特别寄語青年學子:“創新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研究者的學術責任。人文社科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斷用新思想回應人類文明的‘元問題’。”
本次講座既是一次學術創新的方法論啟蒙,更是一次學科發展的方向指引。學院負責人表示,未來将繼續依托“悅思講堂” 平台,邀請更多學界名家分享前沿思想,推動 “問題導向 — 方法創新 — 成果轉化” 的學術生态建設,助力學生在人文社科領域深耕細作、勇攀高峰。
(文字:賴俊羽 編輯:周佩琳圖片: 盛炜博 審稿: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