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指導】9個最合适大學生創業的方向


  • 2023
  • 03/21
  • 20:09
  • 就業指導

  • 226
  • 浏覽量

大學生創業群體與社會創客不同,大學生選擇項目一方面要與社會創客們錯位競争,遵循“增量市場拼速度、存量市場看整合”要麼不同要麼更好的選項原則,要注重發揮自己的獨有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另一方面在選項時立意要走正道,秉持“君子愛财取之有道”的創業理念,不撈偏門、不走捷徑、不越紅線、不踏底線,為中國的商業文明注入道德血液。

可參考的創業項目方向

1.科技導向型:要學會從目前高校實驗室裡進行淘寶

高校知識成果分三個方面:一個是與校外企業合作或聯合研發的企業技術創新項目,這一塊基本都會鎖定知識産權,另一個是基礎前沿理論研究,往往超前于目前市面的應用,可作為長期關注和跟進的重點,但這個領域往往要麼是零要麼是100,充滿了技術風險;第三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每年大量的論文和項目有的因為政策、校企合作、轉化等原因而被封存,但現在國家政策鼓勵科技成果轉化,過去一般是成果變現,聯合研發或直接售賣,但現在政策引導師生共創、成果科技轉化股權。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也要學會進行區分。首先,科技成果轉化要與市場調研結合起來,并評估論證新技術轉化成産品、産品替代市場的可能性,學術的先進性并一定代表了技術的先進性和現實的替代性。現在一個國家及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一個是進口替代,可作為關注和傾斜的一個突破方向;另一個就是新物種的替代,而以成本或效率替代為主題的,往往在市場環節和競争環節會将成本無限拉升,對大學生創客來說這并不可取。

其次,有些科技成果的轉化需要的孵化和轉化時間是不同的,也要注意甄别,原則上目前國家鼓勵的行業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科技、先進制造、物聯網、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硬科技領域是關注的重點,生物科技、醫藥醫療、現代農業、海洋科技等領域一般需要的周期都特别長,同時對學科、專業和特長有門檻要求。同時對涉及國防、軍轉民、涉密等系列的科技成果雖然現在政策不斷的解綁,但長期來看對政策和資源依賴性太強,且有很強的不确定性,是高門檻的小衆市場,一些軍事類院校或有軍工背景及承擔軍事類課題的高校在軍轉民技術轉化方面有先天優勢,但如果沒有相關的資源和資質,對門檻相對較高的軍警用等市場,不建議大學生創客前期介入民參軍項目或軍轉民項目。

2.輕資産運營模式

要突破物理世界中資源對創新創意的捆附,大學生創客本身資源和資本有限,要學會卡位在數字世界中用輕資産模式來選項立項,這也有利于後續股權融資的對接。但輕資産運營模式并不是摒棄掉項目一些關鍵環節的資産投入,而是指可以通過杠杆模式或共享經濟模式來撬動重資産環節,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戰略業務合作、參控股等模式進行總資産領域的布局(涉及土地、設備、制造等重資産、資金沉澱等環節),将重資産做輕,形成護城河,可以采用多種輕資産運營的方式展開。提高資金的使用的方向(研發、營銷和銷售),減少制造、流通環節對資金的擠占。

3.消費導向型

圍繞着最有想法、最前沿、最潮流的新一代消費群體,衣食住行醫娛金學考就業留學等領域都存在着消費升級的巨大産業機會,因為目前的大學生消費群體月均基本在800-2000之間,消費習慣、消費偏好、消費行為都産生了巨大的變遷,更注重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網紅化的消費産品,所以圍繞着其間的某一些品類展開都具有巨大的敞口空間和爆發空間。因新零售尤其是無人貨架、無人零售等新消費渠道的産生,就誕生了很多爆款的休閑零食類企業。

但消費導向型的項目對團隊考驗很大,這既需要撲下身子琢磨消費者的口味和偏好,鑽研産品,提升體驗和客戶黏性,又需要線上線下通打,既要好吃好看好玩又能自拍分享傳播,帶有自媒體自傳播的網紅特質。

4.文創導向型

随着消費升級尤其是内容付費的火爆,一波圍繞着UGC和PGC等展開,不管是音頻、視頻、圖片、小說、影視等精神産品,因其消費者既是消費者又是内容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引爆了文創産業。大學生對派對、市集、演講、自代言、二次元等模式都習以為常,這裡面蘊含着巨大的産業機會,IP化、個人品牌IP化,彰顯着時代的主張和個人的品牌調性成為了吸引年輕創客尤其是大學生創客的關鍵賽道和創業風口。

但該領域因為這幾年的混沌式發展,也帶來很多行業内的問題,目前這個領域因為導向問題會逐步的被加強監管,門檻也會也來越高,需要在内容創作和監管紅線中間找到好的切入點和平衡點,更需要沉澱和時機,以及爆款産品的機會。

5.融合導向型

将科技與接地氣的産品結合産生“1+1>2”的化學效應,科技與文創、金融等應用場景的鍊接和融合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比如說人工智能與各細分領域的結合,比如區塊鍊技術與各行業的融合,這種創新是颠覆性的創新,一方面重新洗牌和升級現有市場搶占客戶,另一方面還可以高維打低維讓目前的産業無還手之力建立項目壁壘。畢竟,傳統産業之前屢試不爽的價格戰在硬件免費,軟件收費面前直接沒有回天之力。

但該領域的創業需要能将科技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取決于對目标人群的精準把握,對大學生創業者挑戰非常大,但前景可觀,也是資本密集關注的重點賽道。

6.嫁接導向型

目前的許多傳統産業在新經濟浪潮面前無所适從,原來的團隊和産業基礎轉型升級乏力,缺乏創新人才、創新思維、創新模式,這一領域存在着巨大的創業機會和時代機遇,大學生創客群體可将新人新思維新模式與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融合,找準其中的切入點,重新定位新項目,新老企業彼此協同自身在資源、資金、産業鍊、線上線下運營的優點,構築新的業務增長點,實現新項目的彎道超車。

我接觸到一家起步于移動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團隊,他們一開始也是圍繞着高校市場的熱點展開,這兩年大熱的社交、電商、兼職、跑腿、分期都陸續在平台上推過,基本都半路夭折,融資也非常不順,但卻鍛煉出了團隊強大的線上和線下的推廣能力。在機緣巧合下,他們與一家正在苦覓轉型的福建茶商接觸上了,通過幾次業務合作,彼此都建立了信任和事業契合點,于是,兵合一處,成立了新的企業和品牌,組建了聯合創始人團隊,茶商老闆投資和導入産業鍊資源(生産基地和連鎖茶莊),大學生團隊發揮特長(線上和線下運營),并入住了孵化器,而孵化器也結合他們的商業模式,導入了技術平台和産品衆籌模式,實現了茶園實施監測、茶樹衆籌,打造了線上線下一體的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創新公司,而後期三方也實現了共赢,孵化器擴張到哪,茶的品牌延伸到哪,獲得了機構的追捧。還有些偏開發和技術類型的大學生項目将對轉型企業過程中的技術服務費用也轉換或互換對方股份,實現了自我造血和換血的功能,為後續項目持續運轉和對接資本赢得了空間和時間。

7、 NGO導向型

目前的社會組織、公益類項目因其影響力大、非營利性、公益類組織、跨國界、邊界協同等特點成為大學生創業選項的一個賽道。新一代的大學生群體,性格、消費習慣和邊界遠不是70後、80後的世界觀,一個項目的創意、實驗、完善很可能背後有一個跨國的小團隊來支撐和運作,而NGO、公益、社會企業等也成為新一代的選擇,其實從筆者接觸到的90後來看,他們更有擔當和更有舍我其誰的勇氣,所以在構建商業或人際網絡層面,大學生要利用自己的全球視野和小組協作,将興趣、商業、社會做更新的跨界和嫁接,構築全新的網絡。

許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幾乎都參與過校内校外各個協會以及官方或非官方的公益組織,這些項目因其公益性,基本都是靠募捐來維持運營。但也有一些項目開始探索在商業與公益的構築防火牆,讓商業保障公益持續運行,比如以參與項目、參與咨詢、參與共讀、馬拉松、運動同步等形式與公益捐贈挂鈎,一方面聚攏了流量通過廣告、電商、金融等方式變現,一方面實現了公益,做大了社會價值。作為一個公益機構,需要創新商業模式将原來依靠政府撥款和社會捐贈的模式變為通過産品和服務置換政府購買精準服務、第三方采購服務等形式的長效運營模式。

8、模仿導向型

這是許多創業者第一次選擇創業項目時的最穩妥選項和第一選擇,畢竟滿大街的口号就是“模仿也是創新”,于是我們看到許多創業者還遵循着幾十年前的創業路徑選擇,或追逐熱點,或追逐風口,但這些熱點和風口都是創投機構提前布局,擇機人為引爆的風口,目的在于炒熱整條賽道,吸引後續融資或接盤。

這種創業選項已經不适合目前的創業項目選擇,模仿看上去成本最低,但系統成本其實最高。畢竟之前大家靠模仿還可以通過人口紅利、政策紅利去榨取産業利潤,但放到現在,靠低價已經無力競争,因為對手都免費甚至貼錢了,模仿策略和跟随策略,一場免費和補貼大戰既可以完成洗牌,鼎定全局。而模仿本身是缺乏創新和自身核心能力的體現,也不具備被巨頭或資本收購的價值。

但這裡面也蘊含着其他的創業機會,比如服務于追逐風口的項目和個人,做第三方服務——成為做淘金路上的賣帆布的和賣水的服務商。

服務業一直是模仿者的熱土,目前也存在着大量模仿的機會,但這種也要與線上、大數據、新零售等領域進行融合升級。

9、政策導向型

政策導向型的目前集中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大學生返鄉創業,一個是科技成果轉化。

高校大學生返鄉創業政策目前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環,而有些地市縣域已經在當地高中階段都提前布局,建立了關聯社群,及時互動,将家鄉的巨大變化和産業政策及時的互動交流,并将家鄉的最新創新創業政策和活動及時的通氣,結合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在項目注冊、入孵化器、投融對接、政策補貼、住房等領域都給予了傾斜性的扶持,來引導更多的返鄉大學生參與家鄉建設,同時,對側重農業方面的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在政策方面也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在返鄉創業方面,大學生創客得天獨厚,一是目前的鄉村振興作為國家的國策,支持和扶植力度很大,二是作為鄉村裡走出來的新一代高素質大學生,可以将移動互聯和物聯網的新技術、新模式、新課題、新項目、新金融等以項目的方式在農村的大藍海市場上進行有機嫁接,目前廣大農村對産品質量、優質産品和服務的需求是不斷升級,新的巨大的新興消費市場釋放出巨大的時代機遇。

另一個是目前整個國家政策導向和創投焦點,集中于産學研用尤其是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方面,這裡面蘊含着大量的金礦和巨大商業機遇。科技成果的轉化将與企業的規模優勢、品牌、組織能力、專利技術、資源資本等一起構築成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因而高校科轉市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高校科轉市場也面臨着諸多現實的問題,如何将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将原來各自獨立隔斷的研發、評估、商品化、市場化等環節有效鍊接起來,需要建立一整套嚴謹的商品化流程,形成科技商品化的系統能力。

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成果從科技的深度來看,其商品化一方面可以聚焦于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從科技的廣度來看,作為核心技術可以作為整個行業的技術支持,用來支撐多種産品,進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目前高校的科技轉化可以分為兩種途徑來實現市場化。一種是從外到内,市場驅動型:結合市場需求,往往是合作單位課題型項目驅動模式,結合外部客戶需求,針對性的完成項目以及項目過程中科技成果的轉化,是既結市場結果也結知識産權成果的一種範式。另一種是自内向外,基礎理論前沿驅動型:主要聚焦在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高校是科研的前沿哨所,擔任着對未知領域空白領域的探索,而這種探索很可能超前于目前世界及市場的需求,但其科技成果的生活化應用可借鑒軍事成果的民用轉化。

從科研理論的提出、産品原型、實驗室階段、小試、中試、專利申請和保護、落地應用場景、批量生産等科技産品的商業化過程具有研發周期長、成本高昂、組織協同多、風險高等特點且市場變化越來越快,消費升級更是讓消費者的口味和習慣一日三變。要想解決這些難題必須依靠高效率科技産品的商業化轉化程序,而其轉化的效率和速度取決于組織能力,組織能力的培育來源于科技商品化的流程化的以産品小組項目制的組織結構,而非目前的以功能職能為主的組織結構。在這其中,專案經理負責制、OKR(目标與關鍵成果法)可作為組織模式和項目管理的借鑒。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