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指導】大學生就業規劃和建議


  • 2023
  • 03/21
  • 20:41
  • 就業指導

  • 229
  • 浏覽量

随着國内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随着綜合形勢的影響,失業人員數量将會進一步增加。二者相互作用下,當下的就業形勢可謂是非常嚴峻。一邊是企業規模擴張刺激了人員需求卻招不到人,一邊是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時頻頻碰壁,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一、就業争奪戰中的“供”與“需”

1. 企業的“需求”

翻一下大多數企業的年終工作報告,你會發現“人才短缺”“人才梯隊建設”等字眼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可以這麼說:隻要企業想發展,那麼企業就缺人。當然會有一些企業因為當前的經濟現狀可能不得不做出裁員的舉動,但是長期來看,他們對特定人才的需求絕對是不減反增的。

那麼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不同企業的人才需求也是各有側重的,但目前大部分企業缺乏的都是技術型人才,特别是能自主開展研究的高端技術人才,反而對于一些職能類的人才需求正在逐漸減弱。

2.畢業生的“供給”

畢業生就業時最吸引企業的不僅僅是成績(成績可能代表學習新事物的速度),綜合表現能力(綜合素質)也非常重要。所以專業不是很強勢的畢業生也不用妄自菲薄,想方設法提升個人能力才是王道。一句話概括就是把自己培養成企業需要的人才。

二、畢業生就業階段分析

1.基礎階段

這裡的基礎階段

範圍很廣,可以囊括從高中選專業到實習前的整個時間段,時間上最為充足的一個階段,需要慢慢布局。在此簡單地以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高中階段:高中階段算是未來就業的開端,高中高考科目的選擇會對日後就業的方向定調,所以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并結合想從事的行業進行科目選擇,目前來看偏理科的畢業生的就業選擇相對來說廣一點。

報考階段:專業意向報名将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以後的專業及工作方向,此事可以根據自身就業需求選擇幾個比較有潛力且感興趣的專業進行學習。當然,沒被理想專業錄取也不用過于擔心,現在大部分高校支持轉專業或者輔修雙學位,途徑還是非常廣的。

2.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可以大緻分為三方面:

第一是學習方面,很多大學生在經曆了高中學習生活的“壓迫”下,一進入大學就想着放飛自己,想着反正隻要不挂科就能畢業,導緻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其實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學習本身是一種不斷豐富自身的行為,而且學習成績在招聘的簡曆或者面試中将會有一個非常直觀的體現,而且面試官會将他與學習習慣、适應能力、綜合素質等一系列指标相關聯。所以一定要保持學習的習慣,用優異的學習成績為就業鋪路。

第二是綜合素質方面,大學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競賽(比如“挑戰杯”“互聯網+”等規格較高的比賽),也會有各種學術活動(比如各種調研、刊物發表),還有更基本的一些社團組織等,這些都是高校中比較好把握的機會。有能力還是要多參加一下。有的同學會說:“反正拿不了獎,參加有什麼意思?”其實這種觀點真的是千裡之謬,這種活動隻要你認真參加了,得獎就不是你唯一能得到的收益,反而是那種組織能力、邏輯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才是讓你受益一生的,因此還是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不斷豐富自己。

第三是就業經驗方面,這其實也算是綜合素質的一部分,之所以單獨列條就是為了強調實習的重要性。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讓你學到這種經驗(比如社團工作、班幹部工作),但歸根到底,實習才是能讓你最直接獲得就業經驗的途徑:首先實習可以讓你去體驗較為真實的工作環境,其次能讓你學習到一定的工作技能,最後可以豐富你簡曆中的實習經曆。要注意,實習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就業意向尋找關聯度大的、知名度高的單位,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簡曆的含金量。

3.總攻階段

現在很多大型企業在8月份就開始提前布局招聘工作了,所以從這時開始就要一直關注各種招聘信息渠道,不斷投簡曆、面試、拿offer等等。所以同學們最晚應該在7月份形成一套完美的簡曆,并根據自己的意向進行簡曆投遞。(後期會專門出一期總攻階段的文章,詳細解讀一下其中的注意點)這個時候一定要廣撒網、多撈魚,優中選優。

4.查補階段

每年春招接近尾聲的時候,都會有學生說“老師我沒找到工作,怎麼辦?”“面試的幾家公司都pass掉了,非常害怕”,這裡就要說一下,沒有找到工作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不用太擔心。可以繼續尋找各種渠道中零星的招聘信息進行繼續投遞。春招後很多企業的招收指标都會有空額的,還可以去官網繼續投遞,還是有比較大的成功希望的。

最後強調一下,學術、從政其實也是比較不錯的路,比較優秀的同學不一定非要走向社會就業,畢竟不管在哪裡發光都是為社會做貢獻。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