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 13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确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就業工作重中之重,将幫扶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點,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通知》提到了鼓勵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在獲得學曆證書的同時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優化招聘服務,對職業培訓進行供給側改革,擴大企業規模,拓展企業空間,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加強就業指導等一系列促業政策。
國家的政策也表明單純依靠學曆和學校的知識是無法在龐大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所以多方面發展提高自己的軟背景也是重中之重。面對如此大的就業缺口,國外相關研究表明了實習對于大學生提高就業競争力具有重要意義,其中部分内容也可以為國内的就業問題做出解答。
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實習?實習所帶來的價值又有哪些?國外招聘平台有哪些經驗與啟示?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待業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提前走出校門,進入企業實習充實自己的簡曆。實習不僅起到豐富履曆的作用,它更被當做一種入門級工作,也就是一份跳闆。
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未離開學校之前進入工作,又将如何影響入門級的就業市場?第一,公司可以通過讓實習生做入門級工作來節省資金,而無需支付新手員工的工資。一家公司的實習生越多,它可能開設的入門級職位就越少。第二,由于簡曆上有一個或多個實習的求職者并不難找,反而沒有實習經驗的人就會被冷落。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無力承擔無薪或低薪實習的學生,或者無法獲得實習機會的學生身上。
取代入門級工作的不僅僅是實習,還有自動化。近幾十年來,随着科技的發展,許多基礎性工作開始向自動化發展,即利用機器來取代人力,并且機器不需要薪水。例如産品研究、日程安排或訂購辦公用品之類的事情。比如,當自動化辦公普及之後,落到一群職業生涯早期員工身上的工作可以由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内完成。因此,現在的基礎工作往往是需要人際溝通、有着更高層次的責任或面向消費者的工作,于是許多公司并不信任剛畢業的職場小白可以勝任這些工作。
同時,工作申請和招聘系統也已實現自動化,這隻會讓可能适合某個職位但簡曆缺乏關鍵詞的畢業生更難就業。現有的招聘系統會設置關鍵詞,諸如學曆和實習等條件來過濾掉也許可以勝任的畢業生。這種「一刀切」系統也讓就業市場更加殘酷。
最後,入門級就業市場的分配不均、漸趨自動化的工作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個極其艱難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在大學畢業後,他們無法在期望的領域中獲得穩定的角色,這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産生重大影響。第一份職業往往會決定着一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前景,同時心态上的打擊也會影響就業意志。
所以總體上來說,就業市場的難度陡然上升,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簡單的基礎技能而是多方面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經驗、溝通能力、創新意識和抗壓能力等,實習的作用便體現出來了。但實習又能否成為大學生獲得滿意工作的跳闆呢?
實習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那麼它對于大學生的具體益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實習提供接觸現實職場世界的機會。
在當今的就業市場上,高學曆并不能提供關鍵的工作經驗。通過參加實習,大學生将能夠接觸到現實的職場生活,增長知識和閱曆并确定是否處于正确的職業領域。實習不僅提供真實工作世界的直接經驗,還能夠使人了解期望職位的職業軌迹。從中大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将在實習期間獲得的知識應用到未來的工作場所。
第二,實習提供搭建人際關系的平台。
人際關系網是通過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來形成合作夥伴關系,以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實習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機會,它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機會,在他們畢業之前就建立人際關系網并建立重要的專業聯系。對于一些學生來說,這是在學校裡獲得獎金的墊腳石,當然也包括全職工作。大學生在專業領域遇到的具有相同興趣的人越多,那麼成長為專業人士的機會就越大。因為他們将了解專業人士是如何工作的,使用何種策略來解決問題。
第三,實習讓大學生更多地了解自己。
大學生可以從特定領域的實習生開始,探索得越多,便會理解得更透徹。每個行業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在現實環境中工作将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所在領域的深度,并幫助大學生确定是否将其作為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實習也将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第四,實習不僅僅鍛煉技術技能。
當成為專業人士工作時,業務和技術知識并不是行業要求的唯一内容。大學生也需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是,大學生需要知道如何在壓力下工作。實習讓學生接觸到工作環境的挑戰,擁有這些緊急情況處理的經驗将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面試中獲得優勢,并向雇主展示自己将非常适合他們的公司。
第五,實習讓大學生獲得競争優勢。
每個人都知道就業市場競争激烈,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可能有數百名其他的候選人申請與自己相同的職位。因此,大學生需要一種方法來幫助他們獲得競争優勢并讓自己脫穎而出。實習可以為其提供經驗和技能,吸引雇主的注意,并向他們展示自己的能力。實習履曆豐富也表明自己是一個有工作動力和熱情的人,有動力在除學校學習的領域之外培養自己的各項能力。
實習固然重要,但是類型多樣,選擇适合自己的實習才能提升自我價值。第一就是要做出深思熟慮的考慮,倘若你的志向遠大,有崇高的職業規劃,一份服務員的工作無法達到想要的高度。所以一開始就要确定發展的目标。第二是公司規模的考慮,大公司可能會讓你擔任更加低級的工作但含金量更高,而小公司可能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和指導。同時也要清楚自己是否願意繼續留在這個公司,為未來做好規劃。第三是估計自己的财務狀況,如果資金短缺,那麼盡量選擇帶薪實習。
大學生就業難,難于兩點,一方面中國每年有上千萬的應屆畢業生,50 萬至 100 萬海歸留學生的動态增量,市場基數大;二是絕大多數中國大學生普遍接受應試教育,容易側重升學而忽視就業實踐,升學和就業間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市場有可挖掘的點。
在國外,求職咨詢招聘平台可以通過提供咨詢與規劃等在内的知識付費服務使求職者的能力與崗位相适配。以英國的領英為例。第一,這家公司可以讓學生面對特定的職業領域時做好準備,或者為學生提供可用于廣泛職業領域的技能。第一,作為招聘服務平台能夠幫助學生匹配最适合他們學業背景和個人技能的工作。第三,這家公司為學生提供簡曆的準備和審核服務,可以設置與雇主能夠産生共鳴的簡曆,提高求職率。
在國内,也有不少求職招聘咨詢平台通過精準的人崗匹配對接系統,包括智能簡曆系統和職業測評系統,來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就業。招聘平台的核心是作為一個媒介,為企業推薦有能力的學生從而降低企業的試錯成本和招聘成本,盡可能讓人才的供需更加匹配。
在疫情之下,任何人都是被時代裹挾着向前,大學生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住每一次機遇。同時我國的職業教育機構也需要思索,在突破大學生就業瓶頸方面又将如何扛起社會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