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自身優勢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就需要進行自我分析。通過對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據過去的經驗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與機會,從而徹底解決“我能幹什麼”的問題。隻有從自身實際出發、順應社會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馬到成功。要知道個體是不同的、有差異的,我們就是要找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地方并發揚光大。定位,就是給自己亮出一個獨特的招牌,讓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為招聘單位所識;對自己的認識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觀、深刻,絕不回避缺點和短處。你的優勢,即你所擁有的能力與潛力所在。正确地看待社會就業問題(社會将是人生的下一任導師)畢業生涉世不深,思想單純,特别是就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從主、客觀兩方面辯證地分析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感歎生不逢時。其實,在社會主義國家,先進的社會規範總是占主導地位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生存、發展,關鍵靠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靠關系謀職的現象隻是局部的、暫時的,随着改革的深化,這種現象将逐步減少,直至消滅。
二、發現自己的不足
(1)性格的弱點。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必須正視,并盡量減少其對自己的影響。譬如,一個獨立性強的人會很難與他人默契合作。而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絕對難以擔當組織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說:“人性的弱點并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确的認識,認真對待,盡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于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來,多跟别人好好聊聊,尤其是與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學、朋友等交談。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與你的預想是否一緻,找出其中的偏差,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
(2)經驗與經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由于自我經曆的不同,環境的局限,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一些經驗上的欠缺,特别是面對招聘單位紛紛打出數年工作經驗條件的時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而一味地不懂裝懂。正确的态度是:認真對待,善于發現,并努力克服和提高。避免消極的人生态度(有時候超凡脫俗并不适合生存)因為社會紛繁、就認為一切深不可測,因而就不去認識社會、關心社會,把自己和社會截然分開,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社會。應當看到,個人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社會發展了個人的境遇也會好起來;社會狀況不佳,個人的發展将受到制約。當今社會是催人奮進的社會,我們應關心時事,關心社會的發展,确立正确的人生價值觀。大學生在就業前應對社會歡迎什麼樣的人、不歡迎什麼樣的人有所了解,以便用社會需求的标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競争中站穩腳跟。
三、明确選擇方向
通過以上自我分析認識,我們要明确自己該選擇什麼職業方向,即解決“我選擇幹什麼”的問題,這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職業方向直接決定着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方向的選擇應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四項基本原則,結合自身實際來确定,即選擇自己所愛的原則(你必須對自己選擇的職業是熱愛的,從内心自發地認識到要“幹一行,愛一行”。隻有熱愛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績),擇己所長的原則(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才能發揮自我優勢,注意千萬别當職業的外行),擇世所需的原則(所選職業隻有為社會所需要,才有自我發展的保障)和擇己所利的原則(應該本着“利己、利他、利社會”的原則,選擇對自己合适、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四、用長處來經營自己
有的畢業生存在過分的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處與别人的長處去比,因而不敢主動地推銷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成功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謀生的話,那後果肯定不會理想的,他可能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故在選擇職業時要注意發揮自己一技之長。首先你不要過多地考慮這個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錢,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應該把最能發揮你個人優勢的職業作為首選,因為,你若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錢是可以慢慢積累的;經營自己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