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高質量發展、民生福祉和社會穩定。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各地各高校務實開展“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着力“拓、接、幫”,挖潛開拓更多市場化崗位,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全力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拓”就是要拓展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當務之急是要拓展更多的就業崗位,及時化解就業存量與增量。無論是學生,還是高校,或者是地方,都要積極作為、主動作為,要主動與就業單位進行接觸,深入生産第一線,通過持續深入地走訪,走進園區、行業和企業,看看他們缺乏哪些工種和崗位,摸準摸實就業信息。今年以來,各地各高校深入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與相關單位建立就業合作渠道,彙聚市場化社會化崗位資源,努力為畢業生挖掘更多優質和精準的就業信息。截至5月3日,“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參與高校2415所,走訪用人單位17.1萬家,新開拓就業崗位253.1萬個。通過專項行動,既找準了就業的痛點和堵點,也建立了更融洽的就業合作關系,更擴大了就業“蓄水池”,為企業帶去了更多的人才信息,為廣大高校畢業生帶來了更多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各地各高校要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深入企業去找崗位、挖崗位、拓崗位。
“接”就是要做好供需對接。各地各高校既要主動“走出去”,到企業和生産第一線去挖掘和拓展崗位,也要采取“請進來”的方式,為高校畢業生和用工單位建立近距離的交流互動平台,讓企業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能力素養,讓高校畢業生真實全面了解企業的發展概況。在每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中,校園招聘是一個主渠道。各地各高校要抓住求職招聘關鍵期,開展“萬企進校園”招聘活動,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為畢業生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提供便利。截至目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已組織開展線下大型招聘活動,累計舉辦12.5萬場,參會企業145萬餘家,提供崗位信息3511萬餘條。各地各高校要創造更好條件,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建立高效暢通的信息溝通平台,積極開展校企供需對接會和人才招聘雙選會等一系列活動,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
“幫”就是要做好困難幫扶。一方面我們發揮大學畢業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引導他們主動到基層一線去,到火熱的改革發展實踐中去,到黨和人民群衆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更充分的就業;一方面也要針對就業中的困難人員采取更加務實的幫扶措施。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的畢業生求職意願強,但部分畢業生存在求職信心和技能不足、求職經濟壓力大等困難。對此,教育部、财政部通過建在高校的135家培訓基地,面向重點畢業生群體提供有針對性地指導培訓,幫助畢業生補齊能力短闆、順利求職、盡快盡早就業。同時也要針對學生實際困難,采取多樣化、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方案。從開展“結對一位良師”活動,到開展“企業直通車”活動,再到建立校院兩級幫扶台賬等,各地各高校要結合實際,開展精準幫扶。
各地各高校要搶抓機遇,務實開展“百日沖刺”系列活動。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更大力度拓展崗位渠道,優化指導服務,精心護航畢業生求職之路,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來源:https://new.qq.com/rain/a/20230510A04M7A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