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R問這個問題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HR這樣問真不是因為不專業,也并不是窺探求職者的隐私。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真實目的是希望看到你在問題發生後的思考、行動從而推斷出将來在工作中你遇到其他的難題會如何解決。
另外,也是通過這種帶有一定壓力的面試問題,考察求職者的抗壓能力。
在招聘崗位需要候選人具有較強抗壓能力的時候,企業喜歡通過壓力面來進一步考察求職者。類似的問題還有:“你的缺點是什麼?” ”如果今天面試不成功,你覺得最大的可能性是什麼?” “你專業不對口,我覺得你并不适合這個崗位” 等等。
2、應屆生如何回答比較好?
遇到讓你感到有壓力的問題,首先不要慌,這并不代表HR對你不友善,或者你今天就涼涼了,相反還說明HR對你有興趣,所以才會進一步挖掘你的能力。
既然已經走到了面試的環節,那說明你的基本情況HR肯定是了解,并且能達到公司要求的,作為求職者隻需要保持自信,不卑不亢的把自己與崗位的匹配度向HR再呈現一遍就好。
具體來說,關于「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如何回答呢?
推薦一個框架,供大家參考:
1、這個困難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2、 遇到困難後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分解目标,如何确定最終解決方案。
3、确定後自己采取了哪些行動,中間是否有過失敗,如果有還可以進一步展開。
4、最終,這個難題是否被解決,如果沒有解決,自己後期做了哪些反思總結,吸取了什麼樣的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這樣的壓力面問題,我們在面試前一定要提前準備好,HR問起時才不至于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
3、關于「最大困難」的選擇
難題1:毫無工作經驗怎麼辦?
如果有和目标崗位相關的經曆,在選擇難題時選擇一段類似的經曆,并呈現出自己解決難題的能力,體現自己的專業水平,這當然是最好的。
但對于應屆生而言,很多同學是缺乏工作經驗的,這時候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其他的經曆中去找。
比如,自己是本專業求職,那麼可以在自己的某次項目經曆、學習經曆甚至課堂作業中去找;
如果是跨專業求職,那麼在面試前通過招聘網站、企業官網、企業官微分析好這個崗位需要候選人具備哪些能力,這些能力中哪些是崗位最需要的同時又是自己具備的,哪段經曆可以證明自己具備,這個經曆中是否有發生過相關的難題。
難題2:感覺自己沒有遇到過困難怎麼辦?
20多年過去了,怎麼可能沒有遇到過任何困難,隻是有的困難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解決了。
如果覺得自己過去的實習經曆、校内經曆都像白開水平平淡淡,那麼在學習中,是否有遇到過困難,在生活中,是否有遇到過困難,自己是如何解決的。
比如,自己的求職方向和父母的期望發生了沖突,自己是如何說服父母的,或者沒有說服,但自己準備怎麼做,這也叫困難。
4、小結一下
1、 HR這麼問不是不專業,更不是無理取鬧,胡攪蠻纏
2、困難一定有,需要自己挖~
3、挖的方向,按照優先級為大家排序如下:
✦ 實習經曆中的困難
✦ 校園經曆中遇到的困難
✦ 項目經曆中遇到的困難
✦ 學習經曆中遇到的困難
✦ 生活經曆中遇到的困難
✦ 如果以上都沒有,大學以前,自己遇到的困難也OK
4、找好了困難之後,按照【STAR】法則清晰有邏輯的向面試官表述出來
來源:51職前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