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政策】山西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3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 2023
  • 05/30
  • 14:08
  • 就業指導

  • 351
  • 浏覽量

各市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學校: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奮力開創2023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新局面,按照《教育部關于做好2023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 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22〕5号)和教育部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要求,現就做好2023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大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拓力度

( 一)深入開展市場化崗位開拓行動。各地各高校要持續深入實施“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進一步将“走出去,

請進來”訪企拓崗活動引向深入,不斷優化工作方式,訪企拓崗由書記校長向院系延伸,形成校領導帶學院,院系領導帶老師層層遞進的責任制就業工作模式,實現入企深度走訪對接,深化多領域校企合作,以就業達成數量、質量等對走訪效果進行考評。

( 二)積極實施 “萬企進校園計劃”。各地各高校要在符合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搶抓畢業生求職的關鍵時期,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精心組織“校園招聘月”“就業促進周”等崗位開拓和供需對接系列活動,積極開展系列網絡招聘會,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有序組織“小而精、專而 優”的校園專場招聘會,形成線上、線下合力促就業的新模式。

( 三)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各高校要将就業網站與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互聯互通,實現崗位信息共享。鼓勵各地各高校依托平台聯合舉辦區域性、行業性專場招聘活動。各地各高校要指導2023屆畢業生、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工作人員及時注冊使用平台,确保有需要的畢業生都能及時獲得就業信息。

( 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各高校要加強和中小企業的供需對接,為中小企業進校招聘提供便利。要積極組織參與“中小企業人才供需對接大會”“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全國民營企業招聘月”等系列活動,向畢業生精準推送相關崗位信息,積極搭建中小企業招聘平台,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各地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落實對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的優惠政策,支持開發創造更多适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 五)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鼓勵和 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在資金、場地等方面向畢業生創業者傾斜,為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孵化、成果化等提供服務。推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業項目轉化落地。要配合有關部門宣傳落實好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為畢業生從事新形态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持,推動靈活就 業規範化發展,切實維護高校畢業生合法權益。

二、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性崗位

( 六)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各地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 統籌好政策性崗位招錄時間安排,盡早安排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等政策性崗位招考及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時間。各高校要統籌安排好各類升學考試招生錄取工作時間,碩士研究生和專升本考試要在2023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積極組織畢業生參加第四季 “國聘行動”系列招聘活動,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

( 七)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拓展城鄉社區專項計劃,配合有關部門挖掘更多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就業機會,引導更多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就業創業。健全支持 激勵體系,落實好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各高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出台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激勵措施。

(八)紮實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各高校要密切軍地協同,積極配合當地兵役機關科學制定本校工作方案,做好兵員預征預儲、高校畢業生征集等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加大征兵宣傳進校園工作力度,暢通入伍綠色通道,做好先進典型選樹宣傳。落實好退役普通高職(專科)士兵免試參加普通專升本招生、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等優惠政策。

三、健全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九)全面加強就業指導。各高校要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确保有需要的學生都能獲得有效的就業指導。要打造一批就業指導名師、優秀就業指導課程和教材。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各類資源,提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質量和實效。要通過校企供需對接、職業規劃競賽、簡曆撰寫指導、面試求職培訓、一對一咨詢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和服務。要打造校内外互補、專兼結合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鼓勵用人單位、行業組織更多參與高校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

(十)深入推進就業育人。各地各高校要把就業教育和就業引導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通過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引導高校畢業生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開展就業育人優秀案例創建活動,選樹一批就業典型人物,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十一 )堅決維護畢業生就業權益各地各高校要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營造平等就業環境,在各類校園招聘活動中,不得設置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歧視性條款和限制性條件。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單位招聘黑名單制度,配合有關部門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于存在就業歧視、招聘欺詐、“培訓貸”、天價實習等問題的用人單位,要納入招聘“黑名單”并及時、定期向高校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信息。加強就業安全教育,督促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就業協議書,幫助和支持畢業生防範求職風險,維護就業權益。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畢業生就業體檢結果互認。

四、持續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幫扶

(十二)完善就業幫扶機制。各地各高校要進一步健全困難 高校畢業生“ 一對一”幫扶機制,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台賬,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工作。健全“一對一”幫扶責任制,高校和院系領導班子成員、就業指導教師、班 主任、專任教師、輔導員等要與困難學生開展結對幫扶,要在就業能力上着力,确保就業幫扶見實效。持續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不斷線服務。

(十三)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繼續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培訓項目。各地各高校和各培訓基地要精心組織實施,配備優秀師資,優化培訓内容,提升培訓質量。鼓勵各高校配套設立校級項目,推動擴大“宏志助航計劃”覆蓋面,積極宣傳推廣優秀典型經驗。

五、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

(十四)穩妥有序推進取消就業報到證。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22〕13号)要求,從2023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 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以下統稱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将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各地各高校要加強與組織、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協同,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的銜接。要向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開展取消就業報到證解讀宣傳,耐心、細緻做好指導咨詢,幫助畢業生順利完成就業報到、落戶和檔案轉遞。

(十五)建立畢業去向登記制度。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要求,從 2023 年起,教育部門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作為高校為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的必要環節。各高校要全面推廣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确保本校畢業生(含結業生)按規定及時完成畢業去向登記。實行定向招生就業辦法的高校畢業生,各高校要指導其嚴格按照定向協議就業并登記去向信息。

(十六)加強就業統計規範管理。各高校要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工作“四不準”“三嚴禁”要求,嚴格執行畢業生就業統計監測工作違規處理辦法,對違反規定的高校和相關人員,嚴肅查處通報,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規範要求,嚴格審核學生就業信息及相關佐證材料。嚴格執行就業進展情況制度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布點監測定期報送制度。

六、完善招生與就業聯動機制

(十七)健全完善就業反饋機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的有效機制,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高等 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内容。要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及時淘汰或更新升級已經不适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省教育廳将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紅黃牌制度,把招生、培養、就業全鍊條貫穿起來,助推實現高質量就業。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調查結果作為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參考。

(十八)深化就業工作評價改革。探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合格評價,建立就業工作合格評價機制,促進高校就業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各地各高校要主動加強就業工作優秀經驗宣傳推廣,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十九)壓實就業工作責任。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分管領導靠前指揮、院系領導落實責任、各部門協同推進、全員參與的協調機制,将就業工作納入領導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就業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确保各 項促就業工作安全穩定。

(二十)建強就業工作機構和隊伍。各地各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認真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要求,明确提出各項指标要求并報省教育廳備案。各高校積極創造條件認真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要求,明确提出各項指标要求并報省教育廳備案。各高校要配齊配強就業指導人員,鼓勵就業指導人員按要求參加相關職稱評審,暢通就業指導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定期組織開展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工作人員全員培訓,加大資源供給和培訓保障力度。

(二十一)紮實做好就業總結宣傳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多角度、全方位做好促就業創業各項政策宣傳解讀,積極選樹先進典型案例和人物,推廣優秀經驗做法,共同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信息來源:山西省教育廳http://jyzx.czc.edu.cn/info/1003/1182.htm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