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社會學研究中心

一、研究中心簡介
      社會學專業是海南省特色重點學科。基于科研反哺教學成立了海南社會學研究中心,以科學研究的發展,推動培養具有良好專業素養和開闊專業視野,能将社會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未來所從事工作、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合格人才。研究中心秉承緻力于解決社會問題的學術傳統,深入、系統地開展了海南鄉村社會調查、海洋治理及海南社會發展内驅力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研究領域涉及社會治理與社會政策、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社會心理學、海洋社會學等多個研究方向。

二、研究中心團隊

三、研究骨幹
(一)哈斯額爾敦,男,蒙古族。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副院長。曾任内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教學)、MSW教育中心主任職務。内蒙古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民族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蒙古國立大學學報《社會工作》刊物編輯,日本名古屋大學《Autres多元文化》刊物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個人主持的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規模效益’理論與牧區城市化進程中的教育重組成效實證研究——以内蒙古為例”(11XSH024),2011/07——2017/10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回顧70年:内蒙古自治區的經驗和挑戰”(16JJD850007),第三子課題,2016/10—2020/09。
(3)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研究課題:“牧區地方性疾病家庭預防體系建構之行動研究”,2017/07—2021/06。
(4)教育部2020年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牧區社會工作課程體系建設研究”,2021.03——2022.03.
2.代表性的學術論文
(1)“旅遊開發中的民族文化變遷”(蒙古文),《内蒙古社會科學》,2011年6月。
(2)“地域分布與共同體的形成——以泸沽湖地區旅遊開發中的‘摩梭化’現象為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1年7月等。
(3)“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政策理念與實踐:中國民族教育的走向”,日本名古屋大學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學術會議論文集《20世紀少數者群體的多樣化和共生論研究》,2013年。
(4)“‘正當性’理論視角下的草場管理政策認同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區B嘎查為例”,《内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CSSCI,2014年。
(5)“民族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課程設置必要性研究”,《内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年度。
(6)From“Tatar”to“Mosuo”: the winding path of an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in China(英文)Asian Anthropology(亞洲人類學刊),2018.10,香港中文大學。
(7)從實用到理念:新中國民族平等、凝聚向心的民族文化觀,《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21年11月。
(8)Local perspective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Social work practice research on chronic diseases of the nomadic area in China,通訊作者,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SSCI),2021, Vol.15(1)
3.專著
(1)《川滇泸沽湖地區納日人社會文化變遷研究》,内蒙古大學出版社,2012年。
(2)《新時代牧區社會工作和牧區振興》,經濟管理出版社,2021年。
4.譯著
(1)“朱子學和近代中日韓三國的政治文化”,宋成有着,《研究論集》(四),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7年。 
(2)“從考古遺存看瑪納斯河流域自然環境與早期人類活動的關系”,王宗磊着,《研究論集》(六),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8年。
5.咨詢報告
      “回複牧區民族學校,實現牧區鄉村振興”,内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采納,2019年
6.獎項
      内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發展民族文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生雙語教學人才培養機制建設研究”,主持,2018年4月


(二)陳強,男,漢族,1971年8月出生,廣西柳州人,博士,教授。2009年畢業于法國巴黎東部大學,獲政治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碩士生導師。2020年入選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省領軍人才。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文化、轉型期中國社會問題、農村社會治理等。主講《社會學專業入門指導》、《西方社會思想史》、《中國社會思想史》等課程。主持完成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2部,合著1部,獲省部級學術獎勵1次,地廳級學術獎勵多次。合著《東南亞政治制度》獲廣西第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專著《中越關系研究(1950-1975)》獲第五屆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主持(參與)的研究項目

2.代表性論文
(1)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獨及其社會援助,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
(2)日本老人異國養老問題探讨,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
(3)海南黎族合畝制民主探微,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
(4)社會系統理論視角的農村社區管理,重慶社會科學,2017年
(5)陳強,林杭鋒,黎珏辰.海南黎族自治傳統的内容、成因、性質、特點及其當代意義,南海學刊,2017年
(6)壯族都老制民主與古希臘城邦民主之比較,學術論壇,2014年
(7)馬克思和毛澤東的個人自由觀和政治自由觀之比較,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
3.專著
(1)《中國原生民主的範本——海南黎族鄉村自治文化傳承研究》,世界華語出版社,2021年。
(2)《中越關系研究(1950-1975)》,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4年。


(三)許壽童,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韓國東北亞曆史财團訪問學者,日本立教大學、延邊大學、汕頭大學教師職務。主要從事社會問題、跨文化社會問題、國外老人問題研究,講授《社會調查研究》《問卷設計與數據分析》《中日韓社會比較》《民意調查》等專業課程。在汕頭大學任職時作為碩士生導師指導過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現擔任中國朝鮮史研究會、韓國東亞日本學會理事或會員。主持“中韓合作解決日本曆史認識問題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二戰時期日本的海南島購買計劃”等省部級課題。已發表《“候鳥”流動人口與市民化》等30餘篇論文和2部專著。拟擔任《社會研究方法》《貧困與發展》等課程教學及培養工作。

1.主持的科研項目或研究課題

2.代表性論文

3.專著

4.獲獎
科研項目應用及獲獎、專利情況
(1)論文關于日本侵瓊史迹海南三亞“朝鮮村”千人坑的保護與開發被三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三亞市優秀社會科學成果論文集》(南海出版公司,2017.8)收錄。
(2)2012-2013年度和2013-2014年度連續兩年獲得社會發展學院科研學術三等獎和一等獎。
(3)2012-現在連續擔任國家一級學會中國朝鮮史研究會理事。
在教學法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社會服務等方面成績或教學成果獲獎情況
(1)參加社會工作專業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能力為本”的社會工作專業“體驗式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榮獲2019年度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2017年暑假,本人帶領社會學和行政管理專業5名學生到海南屯昌縣進行大學生三下鄉精準扶貧社會調查實踐,幫助學生培養問卷調查、訪談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也為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掌握了有益的調查數據。
(3)2016-2017學年度本人在社會工作實踐中成績顯著,榮獲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法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實踐優秀指導獎。
(4)本人參與了法社學院申報社會工作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建設工作,參與撰寫申報書和人才培養方案。


(四)肖芒,博士、編審、三級教授,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碩士生導師,海南自由貿易港領軍人才。曾在浙江傳媒學院和西南民族大學任教12年,主要從事民族社會學研究。出版學術專著4部,合著8部,發表論文50餘篇。

1.主持(參與)的項目
(1)1998年,主持日本世川基金資助項目“中國雲南戒毒調查”。
(2)2000年,主持“雲南民族村寨調查——回族”。(雲南大學“211”建設項目)。
(3)2002年,主持“雲南少數民族婚姻現狀研究”。(中國西南邊疆民族研究中心課題)。
(4)2005-2007年,參研“佤族的體質研究與人類學考察”(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2008-2009年,主持杭州穆斯林當前思想狀況調研。(浙江省社科基金“重點輿情”項目)
(6)2003-2007主持中國少數民族小康示範村調研基地(回族)建設(雲南大學“211”二期建設)。
(7)2006-2008,主持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當代民族問題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當代重大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心”子項目:雲南多民族多宗教共處的曆史和主要經驗項目。
(8)主持“繁榮國産民族類影視紀錄片創作對策措施研究”,國家廣電總局重點課題,2010——2012。
(9)主持2010年,浙江創新基金“杭州穆斯林的拉面經濟之路”。
(10)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農民工生計模式與身份認同研究——以烏江流域四種規模城鎮為例”,(主持人田阡)2011年——2014年12月。
(11)2018-8主持國家重大社科項目子課題《中國影像志 四川綿陽安州睢水踩橋會》。
(12)2018-9主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振興鄉村體裁電視劇創新研究”。
(13)201605-201910主持四川省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項目四川省新媒體宗教傳播現狀研究SC14B108。
(14)202109—202412 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1AMZ007海南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2.代表性論文
(1)鄉村振興的曆史溯源、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農業經濟,2023年
(2)第九屆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論壇——民族走廊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與共生,原生态民族文化學刊,2019年
(3)回族茶點文化變遷研究——以蘇杭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
(4)從孔孟思想的分歧探究荀子禮學,孔子研究,2012年
(5)論影像記錄在“非遺”搶救中的優勢和價值,齊魯學刊,2010年
(6)畲族“鳳凰裝”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價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
(7)雙重文化構建的回族婚姻——雲南通海縣納家營村回族婚姻考察,思想戰線,2002年
(8)雲南少數民族家庭的嬗變,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
(9)論伊斯蘭教飲食習俗對回族穆斯林健康的影響,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
(10)試析回族的親屬制度,雲南社會科學,2001年
(11)伊斯蘭教的“五功”與回族婦女的健康,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
(12)伊斯蘭文化對回族商業活動的影響,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
(13)回族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其曆史貢獻,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
(14)中伊交流源遠流長——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瑪達維博士,思想戰線,2000年
(15)摩梭人婚姻道德研讨會紀要,思想戰線,1999年
(16)“鄭和紀念展”轟動馬來西亞,回族研究,1998年
3.專著
(1)專著《雙重文化影響下的回族婚姻》(25萬字),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9月。
(2)專著《中國雲南1000名戒毒者透視》(15萬),香港文化傳播事務所有限公司,(12萬字)1999年5月第一版;
(3)專著《中國漢族家庭實錄——丹青書香譜》(10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4)主編、主撰《宣禮聲中的求索》(3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5)主編、主撰《雲南民族村寨調查——回族》(24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6)主編《走進田野——雲南大學跨世紀少數民族村寨調查記實》(20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7)策劃、主編《雲南民族村寨文化》(圖文集),(6萬字,170多幅村寨圖片),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8)合著(排1)中國少數民族女性文化叢書《蓮花秘境裡的女人——門巴族》,2022年底出版,已交雲南民族出版社。
(9)專著《神秘商人李達三》15萬字,等出版

(五)于航,黑龍江省哈爾濱人,中共黨員,講師,博士研究生在讀。畢業于黑龍江大學,現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會學系教師。專注于社會學理論及海洋社會學研究,主持省級課題兩項,參與完成省級、國家級課題九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教授《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問卷設計與數據分析》、《海洋史》、《社會學名著導讀》等課程,教學經驗豐富,曾獲校級教學獎項一等獎。
(1)民族地區海洋社區發展問題研究——以陵水黎族自治縣為例,黑龍江民族叢刊,2022年
(2)從社會評價角度看精準扶貧工作的問題及解決思路,學術交流,2019年

(六)高娟,黑龍江省肇東人,講師,2014年畢業于吉林農業大學社會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現任社會學專業教師,教授《經濟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研究設計與社會測量》等課程。入職以來參與和帶隊多項橫向課題(21世紀初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調查、中國宗教調查、三亞市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等)
1.主持的科研項目或研究課題
(1)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形勢下黎族文化适應性研究”項目編号:HNSK(QN)20-49
(2)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海南省少數民族聚居社區空間組織與治理研究”(Hnky2020-50)
2.代表性論文
(1)鄉村振興背景下女性鄉賢的類型及作用——以海南省w市為例,農村·農業·農民(A版),2023年
(2)共享經濟視域下海南省鄉村旅遊民宿業的發展探析,農村·農業·農民(A版),2022年
(3)鄉村文化複興與農村社會保障中的文化養老,文化産業,2022年

(七)郝佳,黑龍江人,中共黨員,畢業于黑龍江大學法學碩士,從事應用社會學、老齡化社會研究等研究方向。《讓長者有尊嚴的慢慢變老》一文在美國遠東時報發表,曾發表《當前社科社團智庫型發展方向相關問題分析—以黑龍江為例》、《探究老年群體對養老機構的選擇》等論文。曾參加民政部李嘉誠大愛之行等多項科研項目。曾在黑龍江大學第12屆學生學術科技成果評審大賽榮獲佳作獎。在黑龍江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中,榮獲優秀論文三等獎。
1.主持的科研項目或研究課題
(1)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研究《城市居家高齡養老精神需求及社會工作研究》
項目編号:JD19-06 .
(2)項目名稱:校級科研項目《養老服務中旅居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項目編号:USYQNZX21-24.
(3)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 三亞市旅遊智庫系列課題 項目号:(2022)人才 02 合作060,參與項目.
2.代表性論文
(1)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多元化養老模式研究,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年
(2)老年人精神需求調查及對策分析,統計與管理,2020年
(3)淺析我國老齡化進程中失能老人照護問題,中外企業家,2019年
(4)海南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社會方法介入——以海南省五指山少數民族地區為例,未來與發展,2019年

(八)楊揚,中共黨員,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發展碩士研究生。現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會工作專業副主任,副教授,中級社會工作師。海南省首屆“優秀社會工作人才獎”;海南省首批社會工作督導;海南省拔尖人才。主要從事社會工作實務、老年社會工作、社會政策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兼任三亞市社會組織創新發展中心、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督導,長期從事社工項目的評估工作。參與多項教育部、省市級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著有《社區老年服務與社會工作精準介入》、《新時期青少年社會工作理論及其實踐探析》等多本專著。
1.主持的科研項目或研究課題
(1)海南省哲學社科規劃課題:《社會治理創新背景下海南省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發展研究 HNSK(ZC)16-37》,主持人,2016-2018。
(2)教育部産學研系統育人項目,《數字化與社會工作新文科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220606397084325,2022年第一批。主持人
(3)教育部産學研系統育人項目,《基于“服務-學習”模式的美亞聯創社區社會工作綜合實訓平台建設》,主持人,2019-2020,1萬。
(4)教育部産學研系統育人項目,《基于“校、企、社”培訓平台的社會工作人才能力提升項目》,主持人,2021-2022年,2萬。
(5)中國人民大學委托項目,《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海南地區負責人,2014-2020,經費42.4萬。
(6)海南省哲學社科規劃課題,《2019年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海南民族地區流動人口管理與社會服務研究”(HNSK119-13)》,第二參與人。
(7)海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能力為本”的社會工作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内容整體優化研究與實踐》,第二參與人。
(8)三亞市民政局委托項目:《三亞市社會工作者能力培訓》等,三亞市社工培訓中心負責人。
2.代表性論文
(1)我國農村地區空巢老人養老模式比較與選擇——基于人口老齡化背景[J],農村經濟,2023.1.
(2)探索數字化社區治理[J],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08.
(3)互助式教學理念及其對社會工作教育的意義探讨[J],教育與學習,202109
(4)Disscussion on the Univers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J], Adva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2107
(5)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Online Training Platform for Social Work[J],Advances in Higher Education,2020.5.
(6)新時代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0.1.
(7)教育精準扶貧的現實困境及應對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0.3. 
(8)晚清時期“文明”概念在廣西土司地區的傳播與實踐[J],民族研究,2018.5.
3.專著
(1)《社區老年服務與社會工作精準介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著。
(2)《新時期青少年社會工作理論及其實踐探析》,河海大學出版社,978-7-5630-6534-9,2020年11月,第一作者。
(3)《海南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研究》,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作者。
(4)《司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副主編。
(5)《應用型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以課程地圖為線索的人才培養實踐》,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編委。
(6)《課程質量與“三度”建設》,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編委。

(九)黃豔欽,湖北監利人,中共黨員,副教授。200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健康心理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專注于心理咨詢、健康心理學、行為訓練等領域的研究。國家級二級心理咨詢師,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工作于武漢麟潔兒童心理康複門診,擅長于兒童的問題行為幹預和特殊兒童的心理行為訓練,于2010年2月至今擔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專業方向為社會心理和行為治療,同時長期兼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康馨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先後在《文化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參與省級科研項目2項,參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安全教育》等多本教材。
1.主持的科研項目或研究課題
(1)1.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形勢下黎族文化适應性研究”,課題編号:HNSK(QN)20-49
(2)2.三亞市2022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自貿港建設中海南各民族社會認知與适應能力提升研究“,課題編号:SYSK2022-21
2.代表性論文
(1)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中島内居民獲得感提升的路徑研究,公關世界,2022年
(2)老年人精神需求調查及對策分析,統計與管理,2020年
(3)基于高校教育心理學教學理論探究——評《教育心理學》(第三版),高教探索,2019年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中國成人教育,2018年
(5).海南省儋州市黎族與漢族心理類型比較研究,南方論刊,2016年
(6)有關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讨——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為例,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
3.專著
《基于實踐的教育心理學理論探析 》2017.01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專著 ,407千, 第一,150千。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電話:0898-88386732 招生電話:0898-88386737
  • 學院郵箱:ssusy@sanyau.edu.cn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抖音号

    • USY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