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享讀書之樂,書香伴我成長。為提高同學們的思想政治素養,開拓視野,增加閱曆,促進全面發展,并搭建讀書平台、推進讀書交流、營造讀書氛圍,引導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悅讀書社于3月30日在書明樓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會議室舉辦第一期社會科學讀書會,本次讀書會由于航老師擔任導讀老師,同時我院黨總支副書記高文也參與交流。本次讀書會以《不平等的童年》為導讀書目,圍繞不平等的童年,展開交流,展現自己對作品的不同認識。
“悅讀書社”于2022年3月正式成立,書社的成員主要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同學為主開展學術分享活動,旨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引導學生養成閱讀原著的習慣,搭建學生與書籍、學生與作者、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新平台。書社依托閱讀經典原著,策劃了小組閱讀、個人閱讀、老師導讀、内容讨論、交流讀書心得等活動,同時,兼具舉辦讀書講座、好書推薦、新書發布、讀書心得講評、作者交流會等,以多視角、寬領域為基點領略社會變化發展,培養學生敏銳的問題意識,增強獨到的問題分析能力,從而發現真理、探析真理、辨明真理,領略閱讀之美,達到“悅讀生活”目的。書社每一期活動将邀請不同領域老師為書友進行經典解讀,在解讀過程中向同學們分享閱讀的經驗方法,和同學們一起探讨作者寫作的深意與著作映射的問題。
第一期讀書社分享活動上,劉奧宇同學以美國夢為切入點,向各位書友分享了自身思考觀點。他認為,美國人價值觀中個人的因素決定一個人的生活經曆,人生成敗。而忽略了社會系統在維持,固化一種“無形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中産階級家庭與工人階級、貧困家庭,在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組織,運用語言,家庭培養方式的差異。雖然兩種不同文化邏輯,不同的方式,各有好壞,然而,對于工人階級,貧困家庭來說,教養方式與中産家庭的不同之處卻被定義為不足之處。不同家庭對于兒童教養之文化邏輯的信念和行為,當孩子長大進入社會機構的世界裡,他們的文化慣習卻并未被賦予同等的價值。劉雅欣同學則從心理學的角度,以心理學視角分享了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類型,以此對應《不平等的童年》中不同階層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向同學們介紹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所伴生的家庭親密度和親子依戀的不同,對于兒童同伴關系及學校适應的影響。
于航老師借助《不平等的童年》一書,引導同學們把書籍當作一本學術著作進行研讀。《不平等的童年》是社會學學術著作,于航老師表示,研讀時應先把握書中附錄部分的“研究方法”,同時了解它的研究目的,以學術角度來分析該書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把握書的整體架構,再去具體的看各個微觀的案例的分析。于航老師表示,對于研究,需要牢記時常帶着目的去做研究。拉魯教授的研究目的是揭示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從何而來,其假設就在于美國社會不平等的童年導緻了不平等的成年,進而導緻了不平等的社會。該假設則運用了社會學的寫作邏輯——微觀層面的具體的操作,家庭的觀察,來論證中觀層面的“美國社會不平等是由不平等的童年導緻”的這一結論。
同時于航老師向同學們引申了該書中社會學類著作的寫作邏輯,即以微觀層面的東西來論證中觀結論,使同學們受益匪淺。《不平等的童年》一書采用了參與式觀察的實地研究方法進行撰寫,于航老師在此次分享活動中從書中受訪者所處的年齡段、家庭生活的地區兩個方面,深入地向同學們解釋拉魯教授是如何選取受訪者,以此來突出其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他表示,閱讀此類社會學著作應更精明、巧思,以學術角度去閱讀。首先需要了解好著作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是什麼,書中是用何種寫作邏輯在進行論證,掌握整體架構内容再去看研究案例,會讓自身在閱讀時有深層次的思考。
雒正揚、王露輝同學則以《不平等的童年》中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對孩子教育的影響為切入點,例舉了布迪厄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問題,講解了文化資本的特征:合法化、專斷性和隐蔽性。最後總結認為,教育的本意是為了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社會流動與發展、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但事實上由于資本之間的流動、社會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反而造成了階級的固化,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針對同學們的分享,于航老師做了細緻點評,他認為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反過來講往往會帶來其他現象的不平等,所以就很難達到理想的狀态。對同學們所難以理解的慣習,指出慣習是指種由行動者所屬階級的社會位置,以及與其他階級的位置關系所産生的趣味傾向。提出閱讀時應通過速覽,選出書中一些關鍵片段,仔細閱讀。要學會引導促進,用提問的方式深度挖掘這段文字包含的核心理念、方法、案例。
此次讀書社交流活動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的興趣,有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的研究方法探析學術著作,在分享交流中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為積極打造氛圍濃厚、閱讀育人的“書香校園”增加了溫度和色彩。
(文字: 劉奧宇 許二牛 鄭欣澤 嚴旭 圖片:袁培傑 審稿:劉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