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應用心理學專業鄧彩豔老師借助騰訊會議平台為各學院學生進行了一堂别開生面的“非暴力溝通”通識課。鄧彩豔老師在課堂上從專業學科的角度為同學們講解了關于人際交往、語言溝通方面知識,并結合生活實際與同學們交流溝通的話題,讓同學們了解言語暴力,掌握“愛的語言”。
非暴力溝通又稱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由國際性締造和平組織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提出,而後其指出的極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廣泛運用于教育領域。
為便于同學們理解非暴力溝通概念,鄧彩豔老師引入“認識溝通”的話題,闡明人際溝通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過程,即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溝通思想情感的過程。并介紹了在溝通的結構中,存在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饋、障礙、背景等因素影響。她指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随意出口評價和結論會給人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這些均屬于暴力溝通,甚至會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非暴力溝通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表達自己和傾聽他人,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區分感受和想法、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表、明确表達請求、掌握傾聽技巧等溝通方法,會更好地化解溝通中的沖突,增進感情,提升親密感。通過鄧彩豔老師的指導,同學們深入了解了轉變談話和聆聽他人講話的方法,懂得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且傾聽他人的重要性。
線上教學局限了實操團輔,鄧彩豔老師選擇了實際案例與同學們展開交流讨論,學習如何區分需要和感受、區分觀察或評論、表達請求方法,此外,鄧彩豔老師就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應對父母催婚、如何愛自己、如何表達表達憤怒三方面内容與評論區的同學一同探讨改進交流的溝通模式。同學們在評論區熱烈讨論,“屏對屏”學習通過非暴力溝通把愛融入生活。
鄧彩豔老師表示,非暴力溝通課程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自己,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系。此次課程教學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人際溝通的基本技巧,提升人際溝通的效率,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心理1901鐘巧通過此次課程掌握了語言上的溝通技巧,進一步窺探到語言的魅力,有效改進自己的“急性子”,學會用語言解決問題的,化解矛盾,給予他人語言上的“情誼”。
非暴力溝通課程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線下線上混合教學模式的課程之一,自本學期開課以來獲得了各學院學生一緻好評,鄧彩豔在課堂上為同學們講授了精彩的理論知識,同時運用專業的指導方法,幫助同學們從專業角度更為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收獲人際相處之道,掌握“愛的語言”。
(文字/圖片:嚴旭 審稿:鄧彩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