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與了解——天真爛漫,可愛純真
吳佳怡同學說道:“在小朋友們的軍訓夏令營中,他們都是6-12歲的小可愛。作為帶隊助教,我和可愛的他們相處得很是愉快。我發現孩子們的笑臉能讓人忘記這世間煩惱,難怪古代詩人提筆記錄他們的動人瞬間:呂岩看見的是‘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胡令能記錄道‘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白居易調侃說‘弄塵複鬥草,盡日樂嘻嘻’。”
經曆與體會——勇于挑戰,突破自我
吳佳怡同學眼中的他們很勇敢,在實訓軟彈火箭炮射擊項目中,教官一聲令下,所有的小朋友都沉默了,一些膽小的小女孩兒低下了頭,連空氣都安靜了……幾分鐘後,一聲奶聲奶氣的‘報告’傳入吳佳怡同學的耳裡,吳佳怡同學和教官同時欣慰地看向他: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兒,大概七八歲,舉起軟彈火箭炮對于他來說特别吃力,他臉上的小表情猙獰中又有幾分可愛,他臉上的汗珠在烈日的照射下顆顆滾落,晶瑩剔透,是對他勇敢的寫照。“我知道小小的他也猶豫過,但最終鼓起莫大的勇氣站了出來并且成功射擊讓這個小朋友的額頭星光閃閃,其他小朋友都投來敬佩和羨慕的目光,随後争先要射擊這枚軟彈火箭炮。”
感受與收獲——同欲相助,相濡以澤
在吳佳怡同學心中,他們是那麼自信,站軍姿都是昂首挺胸,各項訓練也都争個你先我後,願意去嘗試未知。小小的他們還是一群非常溫暖的小朋友,相互關愛、相互幫助,同時關心自己和身為助教的吳佳怡同學以及他們最敬佩的軍人教官。
吳佳怡同學在她的日記中寫道:“這些‘小軍人’們身上有六分俠氣,三分熱忱。他們說之所以來參加這個‘軍訓夏令營’是因為未來想做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不少小朋友在互動中講述着肖思遠、王卓冉、萬惠文等英雄烈士的故事。小小的他們心中有大大的夢想,腦袋裡住着英雄和家國,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倍感震驚也自愧不如。願長大的他們仍然敢于直面風雨,但童心未泯。”
(文字:社會2101秦煜青 編輯:呂夢 審稿: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