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寫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之際
2022年10月22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
習近平總書記在閉幕大會上指出:“百年成就無比輝煌,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時代新征程創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新征程上旗幟高揚,中國共産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新征程上使命光榮,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江山如畫,大潮奔湧,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号巨輪一往無前,駛向更加光輝燦爛的彼岸。
高舉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22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内燈光璀璨,掌聲如潮。
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選舉出由205名委員、171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二十屆中央委員會,選舉出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33名。
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大會批準習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決議指出,大會通過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大會一緻同意,把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發展寫入黨章,以更好反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
掌聲回蕩,禮贊真理的光芒、信仰的力量。
站在新的起點,中國共産黨鄭重宣示——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旗幟高揚,大道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适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大會閉幕後走出會場,代表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懷。
“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廣東省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代表說,“新時代的十年,正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十年砥砺奮進,時光镌刻不朽。
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彪炳史冊,氣貫長虹。
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六個方面的偉大變革鑄就豐碑,激蕩人心。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雲珍羌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雲珍代表感慨萬千:“脫貧攻堅何其艱巨,黨帶領我們攻城拔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落、一個都不少,這是真正的人間奇迹!”
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代表說。
大會期間,代表們帶着深刻領悟,表達出共同意志、共同心聲——
“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深深浸透着‘精準扶貧’的思想力量。”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代表由衷地說。
“沒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就沒有建設長江經濟帶中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代表說,我們痛下決心實施濱江地區産業轉型升級,讓母親河煥發生機。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代表說:“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度的理論自覺。
新時代的十年,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3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考察時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隻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
如今,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代表信心倍增:“這幾年,敦煌文化、莫高窟保護更加深入人心,我們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隻有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是曆史的辯證法。
展望未來,中國共産黨人憑着曆史的積澱、理想的堅守、開拓的勇毅,将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向新的高度——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二十大報告以‘六個堅持’明确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川代表說。
“‘六個堅持’首要是堅持人民至上,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價值取向。”山東省蘭陵縣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代表說,“我們将堅持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黨的創新理論做好基層工作,不斷造福人民。”
偉大思想,必将繼續指引偉大實踐.
擘畫宏偉藍圖——明确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告——
“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王振強代表是“毛澤東号”機車組第13任司機長。“從蒸汽機車到内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毛澤東号’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見證了大江南北的非凡巨變。如今,‘複興号’動車組列車跑出了現代化的加速度。”王振強說。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中)在教室裡檢查學生上課情況(2020年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行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中國,天地廣闊,前景壯麗。
鍛造領導力量——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确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
“謝謝總書記,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吃上了‘茶香飯’,走上了‘幸福路’。有黨的堅強領導,讓我們對實現共同富裕充滿了希望,鼓足了幹勁。”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讨論,5位代表結合實際對報告發表了意見,祝雪蘭代表樸實的話語道出大家的心聲。
信任與信心,凝結為共同的意志。
代表們一緻表示,黨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田培炎代表說,“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已經體現在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刻印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心坎上,也必将充分彰顯在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的華彩篇章之中。
重慶市涪陵區武陵山村黨支部書記張映代表介紹,村兩委一直堅持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中明方向、定思路、謀舉措,引進龍頭企業,種植藍莓,打造創意民宿,多舉措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我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回村裡,把黨中央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實,把鄉村産業發展得更好,把鄉村建設得更美。”張映說。
向前進,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提出: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于鬥争、善于鬥争。
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赢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新的趕考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老黨員崔榮海緊握總書記的手說:“您是腐敗分子的克星,全國人民的福星。”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赢反腐敗鬥争攻堅戰持久戰。收看二十大開幕會電視直播時,崔榮海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二十大報告強調隻要存在腐敗問題産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号,體現了我們黨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遼甯省鞍山市委書記餘功斌代表說。
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房靈敏代表表示,我們要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确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新的趕考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從提出“完善黨内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内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到明确“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态化”,二十大報告對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作出部署。
“從中央八項規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到近期出台的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我們黨的制度建設持續推進,不斷深化系統施治、标本兼治的綜合效應。”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喬蓓華代表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喬蓓華表示,要把黨内法規制度執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從而充分發揮黨内法規的作用,真正彰顯黨内法規的治理效能。
隻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曆史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讨論時指出:“我們要有‘永遠在路上’的勁頭。隻有這樣做了,我們共産黨才能真正經得住考驗,才能真正獲得人民群衆的擁護和支持。”
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全面推進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中國共産黨,必将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創造新的偉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号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日出東方,長風浩蕩,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号巨輪再啟航。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圍繞共同奮鬥目标形成的團結最牢固,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最有力。
團結來自共識的凝聚——
大會開幕這天,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從林海雪原到南國海島……億萬人民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所作的報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總書記铿锵有力的話語,傳向千家萬戶,傳遍天南海北。
“這些天,石灰村的村民們都感覺自己的心和首都的脈搏一起躍動。大家都說,人民大會堂離我們村子很近很近。”現場聆聽報告後,雲南省大關縣玉碗鎮石灰村黨總支書記王榮代表帶來了鄉親們樸素的心聲。
千裡之外的内蒙古達拉特旗,基層幹部李電波聽完報告後格外振奮。
2020年,李電波在互聯網上寫下發展“互助性養老”建議,被采納吸收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建議。今年,在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中,他又寫下自己對生态文明建設的思考。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孫娟代表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人民城市為人民”格外有感觸。代表團讨論現場,她講述了上海普陀區曹楊新村改造項目帶來的變化。
會場内外,黨的意志、人民的意願達到高度一緻。
共識激發奮鬥的力量——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性問題加劇,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
應對世界之變、經受重大考驗、迎戰驚濤駭浪,唯有奮鬥不息。
6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代表,自稱是中國工程院在雲南省瀾滄縣駐村科技特派員。他60歲時投身脫貧攻堅,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努力讓農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朱有勇說:“我将繼續紮根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為廣大農民群衆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

59歲的其美多吉代表從業30多年,一直駕駛郵車在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沿途需要翻越14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堅持把每一個郵件平安送到群衆手中。隧道開通後,郵路通行時間縮短了,其美多吉和同事們将當地裝滿特産的包裹從山裡帶出來,為鄉親們開辟緻富路。
2022年1月31日,農曆除夕,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王亞平在遙遠的太空專門發來視頻,向祖國和人民送上祝福(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新起點、再出發,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豪情滿懷走好必由之路——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号角嘹亮,步履铿锵。
黨用偉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