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下午,由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三亞學院主辦,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承辦,本次"情緒與親社會""道德""積極情緒"研究議題口頭報告于紅樹林酒店大王棕15号廳開展,本次會議邀請了13所海内外高校學者學術報告。
在第一場“情緒與親社會”會議上,由黃敏兒、彭申李學者主持并點評。開場報告由來自中山大學黃敏兒女士帶來。她的題目是《情緒社會分享中自我感覺、分享意願及社會效應:分享雙方的差異》。黃敏兒女士從自我情感調解、情緒類型對分享意願的影響、關系親密度出發,分享了實驗研究模型和測量指标,提出了對研究發展的新展望。
李媛女士作為團隊代表,進行報告《審美體驗量表EBS2.0的心理測量學特征》,從審美的概念及測量開場,探索審美體驗的重要維度,研究EBS2.0的心理測量學特征以及EBS2.0在中介模型中的應用等方面内容。
王曉薇女士的報告《分配結果和被分配者聲譽對道德判斷的影響——基于DDM的證據》首先引入了“人們作為旁觀者時會認為被衆人排擠的人是不道德的”的背景,并開展關于道德研究的文獻綜述。在報告結束時,與與會學者進行相關讨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奕均先生報告了《More than close friends: Higher emotional synchroniz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探讨了親密關系的重要問題:在報告中,陳奕均梳理了的相關理念,并與研究方向結合。他認為在戀愛關系中,有更深的情感聯系與更高的行為和神經同步。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應用心理專業副教授鄧彩豔報告了《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中
人民獲得感量表編制與現狀調查》,從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與過程、研究結果與分析、讨論與思考四方面展開,她提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海南自由貿易港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全方位的改革開放舉措。” 在如何構建獲得感量化指标上,鄧彩豔教授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訪談内容和自貿港建設的實際情況,确定了五個二級指标:經濟獲得感、文化獲得感、政治獲得感、社會獲得感和生态文明獲得感,30個三級指标,構建了自貿港建設中人民群衆獲得感測量指标體系模型,并希望通過了解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各族人民獲得感的現狀、影響因素以及提升路徑,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除了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以外,網絡的參與者也提出了很多感興趣的問題,尤其圍繞着對社會心理學科中衍生的各樣問題,與會者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産生了了非常多有建設性的觀點和看法。
大會的第一天在讨論中圓滿結束,期待第二天更加精彩的發言和讨論。
(文/圖:王菁苑 圖片: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審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