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項目再次立項,省廳市級立項項目呈上升趨勢
2022年度因受進一步擴大化和嚴重化的新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開展深入而廣泛地調查研究,故本研究中心把重點放到了申報縱向課題及橫向協作課題上,并将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充實自己和完成原申報項目的結項工作中。本研究中心的各位專家和同仁根據年初的計劃努力完成科研任務,克服疫情造成的重重障礙和困擾,圓滿完成了2022的計劃指标任務。
2022年度,本研究中心提交各類申報書19份,其中,國家級課題4份,省部級課題6份,市級課題5份,橫向招标課題5份。其中,管玉梅副教授申報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海南島疍民與陸居族群互動交融的曆史及現狀研究》順利立項;許壽童教授申報的海南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積極老齡化視野下海南老年人教育研究》立項;陳強教授申請立項的三亞市2022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自貿港背景下三亞鄉村現代文化建設研究”;陳凱老師申報立項“海南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 Hnky2022-41)。侯小富老師校市級項目立項兩項,分别為《城市居民社區歸屬感的心理結構維度及其測量研究》《應用心理學專業《心理學質性研究》課程建設研究》。
肖芒教授通過招标勝出,獲得兩項三亞市人大的橫向課題,分别是《三亞市中小學女生服飾文化變遷研究》《三亞英烈口述史》。
另外,陳強老師的2019年海南省社科規劃課題《海南農村空巢老人社會救助研究》順利結項,2021年校級項目引進人才項目“民主制度下的個人主義問題研究”也結項。
(二)科研成果同比增幅較大
本年度研究中心成果超出了計劃量,出版專著2部, 分别是高敏和張琴老師合作撰寫的《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研究》,韓潇霏老師撰寫的《多維度視域下鄉村治理實踐探索》。發表論文16篇,其中A級期刊發表的論文2篇,分别是李靜、強健的《共同内群體認同視角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發現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0期;李靜、強健的《民族地區社會心理服務的困境及優化》載于《民族學刊》2021年第5期。B級期刊發表的論文6篇,分别是李靜教授和侯小富老師撰寫的《馮特民族心理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發表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2年第8期;侯小富老師撰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心理機制探究》,發表于中國民族教育,2022(4);許壽童教授發表的《積極老齡化視域下日本老年人的和平教育實踐》,東疆學刊,2022(1);黃慧老師發表的《海南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與政策賦能》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6.15);肖芒老師發表的《非遺光環下的保護與傳承——人類學視野人的中醫針灸探研》。C級期刊發表6篇,分别是陳強老師發表《黎族植物染色技藝的工藝流程及傳承現狀研究》,《紡織報告》2022年第6期(排名第二)、陳凱、肖芒老師發表的論文《海南少數民族文獻資料數字化建設》蘭台内外,2022-07;陳凱老師發表的《海南少數民族資料數據化建設》圖書情報,2022-03;韓潇霏老師發表的Research Article Big Data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發表于Hindawi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ume 2022, Article ID 2703945, 15 pages (https://doi.org/10.1155/2022/2703945);社會工作專業數字化課程建設初探,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2022.12。此外,
D類期刊2篇,郝佳老師發表的《作文專刊》2022.1;趙方方老師發表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文獻研究》,人生與伴侶,2022.12。
肖芒老師撰寫的《三亞市社會工作建設十四五規劃》被三亞市民政局采用。
(三)學術活動轟轟烈烈
由肖芒、李靜教授負責組織學術沙龍活動6次,聘請6位教授進行學術講座。本研究中心老師開展講座11次,教授每人2次,其他老師4次。參加各級各類學術會議共計25人次。其中,社會工作的老師均參加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華南片區2022年年會;李靜老師和肖芒老師各參加4次全國性不同專業的學術年會和研讨會,其他老師人均參加1次。肖芒老師分别在全國學術會議上提交論文2篇。侯小富博士為師生開講了4次實用型學術講座,第一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文獻綜述寫作要點”,第二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數據分析策略”,第三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文稿格式事項”,第四講“心理學田野研究、問卷調查與訪談法的基本流程”。通過參加各類學術大會,中心研究人員開拓了研究思路,研究目标更明确,成果質量不斷提升。
2022年度因受進一步擴大化和嚴重化的新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開展深入而廣泛地調查研究,故本研究中心把重點放到了申報縱向課題及橫向協作課題上,并将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充實自己和完成原申報項目的結項工作中。本研究中心的各位專家和同仁根據年初的計劃努力完成科研任務,克服疫情造成的重重障礙和困擾,圓滿完成了2022的計劃指标任務。
2022年度,本研究中心提交各類申報書19份,其中,國家級課題4份,省部級課題6份,市級課題5份,橫向招标課題5份。其中,管玉梅副教授申報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海南島疍民與陸居族群互動交融的曆史及現狀研究》順利立項;許壽童教授申報的海南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積極老齡化視野下海南老年人教育研究》立項;陳強教授申請立項的三亞市2022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自貿港背景下三亞鄉村現代文化建設研究”;陳凱老師申報立項“海南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 Hnky2022-41)。侯小富老師校市級項目立項兩項,分别為《城市居民社區歸屬感的心理結構維度及其測量研究》《應用心理學專業《心理學質性研究》課程建設研究》。
肖芒教授通過招标勝出,獲得兩項三亞市人大的橫向課題,分别是《三亞市中小學女生服飾文化變遷研究》《三亞英烈口述史》。
另外,陳強老師的2019年海南省社科規劃課題《海南農村空巢老人社會救助研究》順利結項,2021年校級項目引進人才項目“民主制度下的個人主義問題研究”也結項。
(二)科研成果同比增幅較大
本年度研究中心成果超出了計劃量,出版專著2部, 分别是高敏和張琴老師合作撰寫的《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研究》,韓潇霏老師撰寫的《多維度視域下鄉村治理實踐探索》。發表論文16篇,其中A級期刊發表的論文2篇,分别是李靜、強健的《共同内群體認同視角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發現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0期;李靜、強健的《民族地區社會心理服務的困境及優化》載于《民族學刊》2021年第5期。B級期刊發表的論文6篇,分别是李靜教授和侯小富老師撰寫的《馮特民族心理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發表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2年第8期;侯小富老師撰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心理機制探究》,發表于中國民族教育,2022(4);許壽童教授發表的《積極老齡化視域下日本老年人的和平教育實踐》,東疆學刊,2022(1);黃慧老師發表的《海南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與政策賦能》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6.15);肖芒老師發表的《非遺光環下的保護與傳承——人類學視野人的中醫針灸探研》。C級期刊發表6篇,分别是陳強老師發表《黎族植物染色技藝的工藝流程及傳承現狀研究》,《紡織報告》2022年第6期(排名第二)、陳凱、肖芒老師發表的論文《海南少數民族文獻資料數字化建設》蘭台内外,2022-07;陳凱老師發表的《海南少數民族資料數據化建設》圖書情報,2022-03;韓潇霏老師發表的Research Article Big Data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發表于Hindawi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ume 2022, Article ID 2703945, 15 pages (https://doi.org/10.1155/2022/2703945);社會工作專業數字化課程建設初探,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2022.12。此外,
D類期刊2篇,郝佳老師發表的《作文專刊》2022.1;趙方方老師發表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文獻研究》,人生與伴侶,2022.12。
肖芒老師撰寫的《三亞市社會工作建設十四五規劃》被三亞市民政局采用。
(三)學術活動轟轟烈烈
由肖芒、李靜教授負責組織學術沙龍活動6次,聘請6位教授進行學術講座。本研究中心老師開展講座11次,教授每人2次,其他老師4次。參加各級各類學術會議共計25人次。其中,社會工作的老師均參加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華南片區2022年年會;李靜老師和肖芒老師各參加4次全國性不同專業的學術年會和研讨會,其他老師人均參加1次。肖芒老師分别在全國學術會議上提交論文2篇。侯小富博士為師生開講了4次實用型學術講座,第一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文獻綜述寫作要點”,第二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數據分析策略”,第三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海南社會心态研究》文稿格式事項”,第四講“心理學田野研究、問卷調查與訪談法的基本流程”。通過參加各類學術大會,中心研究人員開拓了研究思路,研究目标更明确,成果質量不斷提升。